泰國汽車產業在2000年代開始快速增長,目前是東南亞最大汽車生產國,並在2012年成為世界第九大汽車生產國,2013年產量超過兩百五十萬輛,主要生產日韓等外國車商車款也有部分其他國家車款。
目前正利用東南亞國協自由貿易協定(ASEAN
Free Trade Area (AFTA)) 尋求在東南亞拓展其他國家的汽車市場。泰國是世界最大貨卡車(pickup
trucks)市場並有超過15%的一噸卡車市佔率。泰國本土車商為ThaiRung或簡稱TR,目前主要生產
SUV與七人座MPV
最新車款為2009 年推出的TR
Adventure(泰國版Isuzu
D-Max)與TR Allroader
(泰國版Chevrolet
Colorado)。
草創時代(Early days)(1960~1970)
泰國汽車工業開始於1960年,當時泰國政府制定進口替代政策以刺激本地產業。1961年第一家依據此政策的公司Anglo-Thai
Motor Company(Ford of Britain與Thai
Motor Industry
Co.的合資企業)開始組裝本國汽車。不過當時市場規模很小,僅賣出3,232輛私人汽車且僅組裝了525輛車(310轎車與215
卡車)。不過更多的製造商很快出現包含Fiat's
Karnasuta General Assembly Co.以及Siam
Motors 與Nissan的合資企業。經過十年的努力來到1970年泰國本地汽車產量超過一萬輛,且建立了產業的基礎,
不過自製車產量在1971年本國汽車市佔率仍只佔一半左右。1969年泰國採用新政策,以租稅獎勵而非降低貿易赤字,實質上讓本國產汽車市佔率上升,並成立
Automobile Development Committee
(ADC) 。
1971年開始泰國政府就開始努力增加汽車產業本土化,但卻造成貿易赤字激增的結果。很多新的零件與汽車組裝廠開始萌芽,但過多的車款與版本卻阻礙經濟規模的形成。泰國政府因而以增加整車進口(completely
built-up(CBU) )車輛關稅來因應,也開始制定逐漸增加本土零件使用率的法規
(至1975年須達到
25%),也暫停新汽車組裝廠的成立,如此也限制了車款的數量。當製造商很快開始規避車款限制時,這些新條文也在造成新影響時廢止
。
這些措施仍然不足以讓國產車與進口車競爭,車輛進口的貿易赤字在1972~1977年間增加了六倍,而本土工廠產能也增加了六倍。因而後來將整車進口關稅增加到150%,到1978年更進一步禁止整車進口,而本土零件採用率也預計在1983年達到50%
(不過實際上在車商壓力下以及)。
本土零件的採用讓一些小型車商退出泰國車市如Dodge、Hillman、Holden與Simca。一些本土小零件如煞車(brakes)、水箱(radiators)、引擎零件(engine
parts)、車窗玻璃(glass)與小型車體(small
body parts)等等的採用開始漸漸增加。到了1979年代
GM、Ford與Fiat退出後,
泰國車市也開始更有效率。1985年排氣量超過2.3升的車輛又開始開放進口,不過課以300%
的進口稅率。
1985年上市的Plaza
Accord也象徵日本車商直接投資泰國,並帶動泰國經濟在1980年代後期的蓬勃發展。在
1987年更達到新基準,Mitsubishi
Thailand成為第一個外銷泰國國產車輛的製造商,共488輛轎車與40
輛巴士出口到加拿大。
到了1991年,
市場限制減緩泰國車市也由於低售價開始大幅度成長,2.3升以下的車輛又恢復進口且關稅也較輕,因而造成韓國車湧入泰國車市。日本車商則以較貼近市場規格的低價車如Honda
City與Toyota
Soluna應戰。1992到1996年,年平均成長率為12%。不過隨之而來的亞洲金融風暴也讓泰國車市開始衰退,1998年銷售量比1996年一季銷售量還低。之前過度投資所造成的產能過剩在接下來的十年造成嚴重問題,此時產能到達一百二十萬輛但泰國僅能消化七十萬輛。而汽車生產商此時則以增加出口來因應,1998年更讓泰國成為汽車淨出口國。
產量過剩問題後來在1992年的Brand
to Brand Complement Scheme
(BBC)得到舒緩,此舉讓泰國與馬來西亞的汽車零件商可以自由貿易部分零件來達到經濟規模,而
ASEAN Industrial Cooperation
Scheme (AICO) 則幫助此區域的汽車製造商得到進一步整合。由於財務危機影響,整車稅率在1997年11月從42/68.5%
(以2.4 升為基準)
調高到 80%
。在1997年危機援助本土製造商後,泰國政府為激勵區域合作與貿易,於2003年月廢止本土零件需求的比例限制,更進一步則是在2000年代早期增加雙邊貿易協定,最著名的是與澳洲、中國與印度的貿易往來。而泰國汽車產業也致力於集中群聚發展主要在東曼谷區域,但也包括Rayong
、Chachoengsao
、Chonburi(eastern
Thailand) 並以Ayutthaya為中心。這個地區也被泰國人稱為東方底特律(Detroit
of the
East),而泰國也的確是東南亞國協區域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只不過控制泰國汽車生產量的主要還是東京與底特律,因為泰國汽車的產業主要還是受外國汽車財團的在泰國的附屬公司所控制。
泰國汽車年產量一覽
Year | Units |
1970 | 22,055 |
1980 | 73,347 |
1990 | 304,843 |
1995 | 533,200 |
2000 | 411,721 |
2005 | 1,122,712 |
2010 | 1,644,513 |
2011 | 1,457,798 |
2012 | 2,429,142 |
2013 | 2,457,057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