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二戰後中國潛艦發展(Development of Submarines in China After WWII)-2023

 


中國的潛艇發展始於1950年代俄羅斯提供的Whisky級與Romeo級潛艇,尤其後來Romeo級更被授權建造發展成武漢級與明級,之後也在1960年代引進了柴電動力彈道飛彈潛艇Golf級。但後來中蘇交惡,蘇聯的潛艦技術援助中斷,直到1970年代中國才開發出第一艘核子動力潛艇漢級,而1970年代後期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西方的潛艇技術特別是法國技術開始進入中國,才讓中國的潛艦技術進一步的發展。

中國潛艇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1950-1970年代):這個階段中國主要依賴蘇聯援助發展潛艇。1953年,中國從蘇聯獲得了第一艘潛艇,並在蘇聯的幫助下建造了數艘仿蘇聯的潛艇。

  • 第二階段(1970-1990年代):這個階段中國開始自主研製潛艇,以及法國技術的引進。1970年,中國建造了第一艘國產潛艇——03型潛艇。1980年代,中國開始建造04型潛艇,該型潛艇採用了新的柴油發動機和先進的聲納系統,性能較之前的潛艇有了很大提升。

  • 第三階段(1990年代至今):這個階段中國的潛艇發展取得了飛躍性進步。1994年,中國建造了第一艘核子動力潛艇——09型潛艇。2009年,中國建造了第一艘彈道飛彈核潛艇——094型潛艇。2013年,中國建造了第一艘攻擊型核子潛艇——095型潛艇。

直到2023年,以總噸量而言,中國擁有世界上第三大潛艇艦隊,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不過目前世界服役潛艇數量最多的是北韓有71艘,美國居次有68艘。中國的潛艇部隊主要由柴電潛艇和核子潛艇組成。柴電潛艇主要負責近海防禦和反潛作戰,核子潛艇主要負責遠洋攻擊和核子威懾。

Flag Counter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二戰後蘇聯與俄羅斯潛艦發展(Development of Submarines in Soviet Union & Russia After WWII)-2023

 

1904年6月26日,俄羅斯帝國秘密地購買了它的第一艘戰鬥用潛艇,名為Madame,是美國裔德國人Isaac Rice(1850-1915)的設計,他是通用動力電動船公司(Compagnie Générale Dynamic Electric Boat)的創始人(1899)。這艘潛艇最初是在英國人Arthur Leopold Busch的指導下建造的,作為美國的魚雷艇Fulton。它是一個被稱為Adler級的原型。1904年10月14日,Som正式投入服務,駐紮在海參崴東海岸。俄羅斯將其改名為Som(Silure)。這艘第一艘俄羅斯潛艇未能在日俄戰爭期間投入實戰,原因是1905年初在德意志帝國訂購的魚雷運送延遲。

蘇聯潛水艇的主要三大設計局(紅寶石設計局、孔雀石設計局、天青石設計局)中,紅寶石設計局是最主要的設計者。(不同於歐美日以民營企業為主要的國防供應商,蘇聯或後來的俄羅斯聯邦等共產相關國家,多數軍工產業多是國營)在冷戰期間,蘇聯有四個造船廠製造了核子動力潛艇。第一個是Sevmash(前身是402號造船廠),位於塞維爾諾夫斯克,自1955年以來一直在生產。 第二個是Amursky(前身是199號造船廠),位於阿穆爾河畔庫姆斯克,並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的Bolshaya Kamen有一個分部。 它們還在下諾夫哥羅德的Krasnoye Soromovo(前身是112號造船廠)和自19602年以來在列寧格勒的海軍造船廠(前身是194號和196號造船廠)建造。 核動力潛艇的建造速度(第一代和第二代為12至18個月)是以品質為代價的。從1967年到1990年,蘇聯人計算了340次一級迴路的洩漏,並「失去」了7艘核動力潛艇。第一代的SSBN因此被稱為「寡婦製造者」。1992年,蘇聯政府證實了和平時期至少失去了20艘各種類型的潛艇。直到1970年代,蘇聯潛艇比西方同級艦更為吵雜,甚至被戲稱一出港就能發現它們的蹤跡,性能也不太可靠,1980年代生產的最後幾個級別因為東芝公司的精密車床部分地修正了這些缺陷。

蘇聯時期,潛艇名稱通常為「xxx計劃」直接演變成為的「xxx型」(xxx」表示數字),有些時候潛艇除了這些蘇俄代號以外沒有另附其他名稱。從冷戰開始之後,北約開始為情報中的蘇聯潛艇進行命名工作。這些北約代號開始由26個字母無線電通訊碼代稱,後來有一定擴展。不過由於是根據情報來命名,有些北約代號命名並不一定完全準確,但相比於蘇聯繁雜無規則的代號系統來說,北約代號更容易記憶和接受。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設計的潛艇雖然還有北約代號,不過俄官方也開始對新設計的潛艇進行命名。

為了安全保密著想,蘇聯的潛艇研製計劃的代號通常為不連續的,甚至是無規律的。大多數潛艇僅僅擁有舷號,通常來說,冷戰時期的蘇聯潛艇除了具有紀念意義的潛艇以外是不會授予艇名的。蘇聯潛艇通常會在潛艇舷號前加綴如下字母以進行區分:

  • К (K) — крейсерская (kreyserskaya, 「巡洋潛艇」或稱「水下巡洋艦」)

  • ТК (TK) — тяжелая крейсерская (tyazholaya kreyserskaya, 「重型巡洋潛艇」或稱「水下重型巡洋艦」,目前僅用於颱風級核潛艇)

  • Б (B) — большая (bolshaya, 「大型潛艇」)

  • С (S) — средняя (srednyaja, 「中型潛艇」)

  • М (M) — малая (malaya,「小型潛艇」)

還有一些潛艇的舷號的後面回加注「С(специальная spetsialnaya )表示「用於特殊任務設計」。這些潛艇包括諸如科學試驗潛艇,特種部隊用潛艇等。

Flag Counter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二戰後澳大利亞潛艦發展(Development of Submarines in Australia After WWII)-2023

 


image source:Internet & Wikipedia

地處南太平洋的南方大陸澳洲,地廣人稀,陸地領土有六百多萬平方公里,但由於上世紀的白澳政策影響,雖然自千禧年解禁,直到2023年人口只比台灣多了幾十萬人,向來不是全球熱門的政治與軍事熱點,但近年中國在全球擴張軍事與經濟影響力,甚至滲透不少亞洲與西方國家,已經造成西方國家的重大政治與經濟威脅,而中資企業甚至租下澳洲達爾文港的港口經營權99年,已對澳洲造成重大國安危機。

澳洲在二戰時期由於出兵幫忙英美等盟軍對軸心國作戰,加上算英國領地,並享有相當高的自治權,而在政治上也是大力支持西方盟國,在軍事武器發展上除了核子武器外一直沒受到太大限制,早期還從英國得到奧伯龍級潛艦與莊嚴級航空母艦等等武裝,近期則從西班牙引進坎培拉級兩棲突擊艦與荷巴特級神盾驅逐艦。第二代潛艦則與瑞典合作AIP潛艦柯林斯級。而第三代潛艦原本是與法國合作,法國提供新一代的SSN艦體搭配新AIP動力系統給澳洲,但澳洲後來因為AUKUS核子動力攻擊潛艦計畫取消本計劃。

澳洲由於沿岸海岸線寬廣,加上地處南太平洋,實際上很適合可以長程遠洋操作的核子動力潛艇作業與部署,並可以幫歐美國家守住南太平洋,避免中國或俄羅斯海軍SSN、SSGNSSBN在南太平洋的軍事活動。

2021915日,美國總統喬·拜登、英國首相里斯·強森和澳洲總理史考特·莫里森發布聯合聲明,宣告AUKUS的成立,並首倡提出預計於18個月內幫助澳洲構建一支核子動力潛艦艦隊,由英美提供主要技術,美國也向澳洲提供軍用的濃縮鈾潛艇燃料,並由英國負責設計規劃英國與澳洲的下一代新SSN潛艦,且由英國與澳洲先後自行建造本國潛艦。聯合聲明表示該聯盟將致力於保護其人民並支援和平和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保護、捍衛三方在印太地區的共同利益,加強三方聯合、情報共享、人工智慧、量子技術等領域發展。 初期澳洲由美國先購買3艘維吉尼亞級SSN,並有額外的2艘選擇權,來避免柯林斯級潛艦陸續退役的水下艦隊防衛破洞,以及新核子動力潛艦至少於2040年才服役前的水面下國防空窗期。目前英澳具體建造的SSN總數尚未完全敲定,但比較可能由英國現役機敏級為基礎再設計新一代的SSN,也是澳洲有機會成為第七個擁有SSN的國家,並一舉獲得最先進的SSN技術。

Flag Counter

2023年10月8日 星期日

二戰後西班牙潛艦發展(Development of Submarines in Spain After WWII)-2023

 

不同於美俄,歐洲國家單國的國力與國防武器需求量遠小於美俄,因此二戰後多數採兩國、三國甚至多國合作開發主要國防武器設備,特別是海空軍的武裝,而最著名的兩國就是義大利與西班牙,義大利水面艦多數與法國合作,而潛艇則找德國合作。西班牙則是水面艦自力開發或與美國合作,而潛艦目前則與法國緊密合作。直至目前已經賣出一艘世界最小噸位的航空母艦給泰國,並技轉璜·卡洛斯一世兩棲突擊艦給澳洲,本級艦是目前除了美國兩棲突擊艦以外唯一服役後能起降F-35B的兩棲突擊艦。並從台灣當年的田單小神盾計畫得到靈感,發展出阿爾瓦羅·巴贊級神盾艦,不過最後噸位也到達六千噸左右,比台灣當初規劃的四、五千噸有一段差距,不過由於當年的電子技術沒現在這麼發達,要縮小相位雷達所需的技術等級太高,再加上艦體噸位實在太小的問題,不過也證實台灣海軍當年的小神盾構想並沒有錯,只是當時的時空背景與科技技術水準不夠,加上高漲的研發與造艦費用不得不放棄。

由於法國的潛艦已經完全核子動力化且傳統動力潛艇已不再服役僅供外銷,法國要生產傳統動力潛艇則剛好與西班牙互補,也在熱銷的俄德潛艇外,另外找到一條外銷出路。

Flag Counter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二戰後義大利潛艦發展(Development of Submarines in Italy After WWII)-2023

 

相較於德國與日本,義大利算二戰軸心國裡被限制發展軍備最少的,二戰後連航空母艦都可以發展,只差不能發展核子動力艦艇與核子武器。而義大利的水面艦隊除了目前有兩艘短場起降航空母艦外,也有歐系神盾驅逐艦與神盾巡防艦的艦隊,和法國共同開發的FREMM神盾巡防艦艦體也獲得美國海軍新一代巡防艦FFG(X)的標案,成為星座級,除了上面的戰系與武裝甚至推進裝備從法義系換為美系外,主要艦體就是FREMM。除了星座級巡防艦,義大利也幫印度設計航空母艦並已經成軍服役,也義大利自己也正在進行三艘第里雅斯特級兩棲突擊艦的艦造,未來也可起降F-35B。

義大利在水面艦艇雖然發展建造很成功,但水下的潛艦發展就沒有像英法德荷與瑞典成功,自力開發潛艦主要只發展了兩個級別,最新一代的潛艦則是與德國合作發展212A級。美國後來買下義大利海軍四艘退役的掃羅級潛艦,原本傳聞要轉給臺灣,但最後也沒下文,台灣後來也走向自主開發IDS潛艦之路,首艦預計2024年海試,2025年成軍。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