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拉脫維亞簡介(Introduction to Latvia)-2019


picture source:Wikipedia

拉脫維亞 Latvia
正式國名
拉脫維亞共和國,Latvijas RepublikaLeţmō VabāmōRepublic of Latvia
首都
里加(Riga)
領土
64,589平方公里。
政治體制
責任內閣制
行政區域
拉脫維亞分為9個直轄市(pilsēta)109個自治市(novads)
9個直轄市
里加 Rīga
陶格夫匹爾斯 Daugavpils
葉卡布皮爾斯 Jēkabpils
葉爾加瓦 Jelgava
尤爾馬拉 Jūrmala
利耶帕亞 Liepāja
雷澤克內 Rēzekne
瓦爾米耶拉 Valmiera
文茨皮爾斯 Ventspils
109個自治市
阿格洛納自治市 Aglona
艾茲克勞克萊自治市 Aizkraukle
艾茲普泰自治市 Aizpute
阿克尼斯泰自治市 Aknīste
阿洛亞自治市 Aloja
阿爾松加自治市 Alsunga
阿盧克斯內自治市 Alūksne
阿馬塔自治市 Amata
阿佩自治市 Ape
奧采自治市 Auce
阿達日自治市 Ādaži
巴比泰自治市 Babīte
巴爾多內自治市 Baldone
巴爾季納瓦自治市 Baltinava
巴爾維自治市 Balvi
包斯卡自治市 Bauska
貝韋里納自治市 Beverīna
布羅采尼自治市 Brocēni
布爾特涅基自治市 Burtnieku
察爾尼卡瓦自治市 Carnikavas
采西斯自治市 Cēsis
采斯瓦伊內自治市 Cesvaine
齊布拉自治市 Cibla
達格達自治市 Dagda
陶格夫匹爾斯自治市 Daugavpils
多貝萊自治市 Dobel
敦達加自治市 Dundaga
杜爾貝自治市 Durbe
恩古雷自治市 Engure
埃爾格利自治市 Ērgļi
加爾卡爾內自治市 Garkalnes
格羅比尼亞自治市 Grobina
古爾貝內自治市 Gulbene
耶察瓦自治市 Iecavas
伊克什基萊自治市 Ikšķiles
印楚卡倫斯自治市 Inčukalnas
伊盧克斯泰自治市 Ilūkstes
新葉爾加瓦自治市 Jaunjelgava
新皮耶巴爾加自治市 Jaunpiebalga
新皮爾斯自治市 Jaunpils
葉卡布皮爾斯自治市 Jēkabpils
葉爾加瓦自治市 Jelgava
坎達瓦自治市 Kandava
卡爾薩瓦自治市 Kārsava
科克內塞自治市 Kokneses
克拉斯拉瓦自治市 Krāslava
克里穆爾達自治市 Krimuldas
克魯斯特皮爾斯自治市 Krustpils
庫爾迪加自治市 Kuldīga
凱古姆斯自治市 Kegums
凱卡瓦自治市 Ķekavas
利耶爾瓦爾代自治市 Lielvārde
利加特內自治市 Līgatnes
林巴日自治市 Limbaži
利瓦尼自治市 Līvāni
盧巴納自治市 Lubāna
盧扎自治市 Ludza
馬多納自治市 Madona
馬爾皮爾斯自治市 Mālpils
馬魯佩自治市 Mārupes
馬茲薩拉察自治市 Mazsalaca
梅爾斯拉格斯自治市 Mērsrags
瑙克謝尼自治市 Naukšēnu
內雷塔自治市 Nereta
尼察自治市 Nīca
奧格雷自治市 Ogre
奧萊內自治市 Olaine
奧佐爾涅基自治市 Ozolnieku
帕高亞自治市 Pārgaujas
帕維洛斯塔自治市 Pāvilosta
普利亞維尼亞斯自治市 Pļaviņas
普雷利自治市 Preiļi
普列庫萊自治市 Priekule
普雷庫魯自治市 Priekuļu
勞納自治市 Rauna
雷澤克內自治市 Rēzekne
里耶比尼自治市 Riebiņu
羅亞自治市 Roja
羅帕日自治市 Ropaži
魯察瓦自治市 Rucava
魯加伊自治市 Rugāji
倫達萊自治市 Rundāles
魯伊耶納自治市 Rūjiena
薩拉茨格里瓦自治市 Salacgrīva
薩拉自治市 Salas
薩拉斯皮爾斯自治市 Salaspils
薩爾杜斯自治市 Saldus
薩烏爾克拉斯蒂自治市 Saulkrasti
塞亞自治市 Sējas
錫古爾達自治市 Sigulda
斯克里韋里自治市 Skrīveri
斯克倫達自治市 Skrunda
斯米爾泰內自治市 Smiltene
斯托皮尼自治市 Stopiņu
斯特倫奇自治市 Strenči
塔爾西自治市 Talsi
泰爾韋泰自治市 Tērvetes
圖庫姆斯自治市 Tukums
瓦伊尼奧代自治市 Vaiņodes
瓦爾卡自治市 Valka
瓦拉克利亞尼自治市 Varakļāni
瓦爾卡瓦自治市 Vārkavas
舊皮耶巴爾加自治市 Vecpiebalga
舊烏姆涅基自治市 Vecumnieku
文茨皮爾斯自治市 Ventspils
維耶西泰自治市 Viesītes
維利亞卡自治市 Viļaka
維利亞尼自治市 Viļāni
濟盧佩自治市 Zilupes
語言
在語言上,拉脫維亞以印歐語系中唯一僅存的波羅的語族語言,拉脫維亞語為官方語言,是拉脫維亞主要民族拉脫維亞人的母語;另一方面,立窩尼亞人為原住民族,則使用烏拉爾語系的立窩尼亞語,但該語言已逐漸步入死亡。
宗教
天主教50萬人,路德宗新教45萬人,東正教35萬人。
人種
拉脫維亞人口1,919,968(2018)。目前人口62.1% 拉脫維亞人,26.9%俄羅斯人3.4%白俄羅斯人2.2%烏克蘭人2.2%波蘭人1.2%立陶宛人0.3%猶太人0.3%羅姆人與1.4% 其他種族。由於長期抵抗外侮,波羅的海三小國目前都面臨女男比例失衡的狀況。
貨幣
歐元(Euro,€)
Flag Counter

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世界主要高速鐵路列車生產商(World Major High Speed Rail Rolling Stock Manufacturers)-2019


世界最有名的三大輪軌高速鐵路系統:日本新幹線(川崎重工及日立等公司),法國TGV(阿爾斯通)及德國ICE(西門子為主及龐巴迪),其他國家的輪軌高鐵除了傾斜列車外,多以這三種系統為基礎。而傾斜列車的三大系統分別為義大利Pendolino,瑞典X2000與西班牙Talgo
而目前高鐵列車製造商主要集中在歐洲、日本與中國,中國製造商主要以內銷為主故不在討論範圍內。而歐洲製造商經過多次合併後目前僅存法國Alstom與德國的及Siemens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三大集團以及西班牙的CAFTalgo與英國的BREL。而亞洲高鐵列車製造商除日本與中國廠商外,韓國更是在中國之前開發自己的高鐵列車。
Flag Counter

2019年11月10日 星期日

世界醫療船(World Hospital Ships)-2019


醫療船(hospital ship)也稱醫護船或醫院船,是指具有醫院功能,用以提供在戰爭與饑荒以及重大天然災害的人道醫護治療的船艦,通常隸屬於一國海軍或政府擁有。依據國際法規定,醫療船不允許攜帶任何武器;攻擊醫療船觸犯戰爭罪,但是交戰國的海軍有權登上敵方的醫療船檢查。
雖然世界少數國家海軍有專屬的醫療船,也有不少醫療船是由運輸艦或商船所改裝的,不過由於醫療船的維護費用相當巨大,因此許多中小型國家海軍以較大噸位的運輸艦與兩棲突擊艦或訓練艦等加裝額外醫療設備兼任醫療船的功能。也有把醫療設備當成一種模組或在全通式或大型甲板軍艦上放置醫療模組的貨櫃,即能改裝成臨時性質的醫療船。
海牙公約中醫療船的規定為:
醫療船必須用明顯標誌此船為醫療船(現代醫療船一般都會在船體標示巨大的紅十字或紅新月來表明該船是受到戰爭法及海牙公約所保護的。)
  • 醫療船必須無差別向各國提供醫療照護
  • 醫療船不得參與任何軍事行動
  • 醫療船不得干預交戰方船隻的的軍事行動
  • 交戰方有權登船檢查醫療船是否違反上述行為

任何武裝的船隻按照法律規定都不能歸類為醫療船。
Flag Counter

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

二戰後巡洋艦級別生產國列表(Cruiser Classes by Country After World War II)-2019


巡洋艦(Cruiser)指在排水量、火力、裝甲防護等方面僅次於主力艦或戰鬥巡洋艦的大型水面艦艇,擁有同時對付多個作戰目標的能力,以及能勝任各種作戰任務的多樣性。歷史上,巡洋艦由於噸位大、火力強、性能佳,一開始是指可以獨立行動的戰艦; 而與此相對的驅逐艦與巡防艦則需要其它船隻(比如補給船隻)的協助,才能執行任務。不過隨著現今驅逐艦被大型化後的綜合作戰能力的提升,噸位甚至超過早期的輕巡洋艦,所以依噸位區分巡洋艦與驅逐艦的界線已經不太明顯了,很多新式的大型軍艦都不再冠以巡洋艦之名。
二戰後被稱為巡洋艦的排水量一般在8,000噸至30,000噸左右,在二戰時超過兩萬頓的排水量甚至是屬於主力艦的級別,艦炮火力僅次於主力艦與戰鬥巡洋艦。現今的巡洋艦都裝備有先進的飛彈系統、艦炮與魚雷等武器,能執行遠洋攻擊行動。有些巡洋艦也攜帶反潛直升機執行反潛及巡邏任務,動力裝置多採用蒸汽輪機,少數採用核子動力推進。隨著驅逐艦的作戰能力大幅提升,部分驅逐艦噸位也接近輕巡洋艦,故也能執行巡洋艦的任務。
而南韓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及中國的055型驅逐艦和美國的組華特級驅逐艦,雖然名稱是驅逐艦,但其噸位、性能及作戰能力也接近巡洋艦的能力。此外由於海軍航空機亦能分擔不少巡洋艦的工作,故世界多數國家已無計劃新造巡洋艦,目前只有美國與中國有建造新巡洋艦等級軍艦的計畫。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軍航空兵與雷達的出現大大地改變了海戰的性質。即使最快的巡洋艦也遠比不上飛機快,而隨著航空機的作戰範圍不斷擴大,雷達的搜索能力讓艦隊監控的死角減少。這使得單艘軍艦或者小艦隊獨立作戰的機會與作戰範圍不斷減小。二十世紀後期演變成只有非常大規模的艦隊一起行動作戰,這樣規模的艦隊可以抵擋幾乎所有空襲。這使得大多數軍艦設計變成只注重單一任務,尤其是反潛和防空艦艇。除了航空母艦與兩棲艦艇外,大多數艦隊中的多功能大型軍艦漸漸消失了。美國海軍、俄羅斯海軍和中國海軍是目前少數擁有巡洋艦的海軍。
二次大戰後,德國、日本與義大利三個戰敗國被禁止生產具有侵略性的巡洋艦,而此一禁令持續至今。而在二戰以後的西歐與南歐國家,因為航空母艦的璀璨光環也使得巡洋艦的重要性日漸黯淡。
1982年發生了英國與阿根廷間的福克蘭戰爭,阿根廷海軍從美國購入的於二戰時期製造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遭到英軍潛艇發射的魚雷擊沉,這使得巡洋艦在中小型海軍的地位更受到致命性的打擊。
蘇聯海軍將重型巡洋艦當作它們的作戰艦隊的骨幹,戰後前蘇聯建立了一支擁有巨炮的水面艦隊,之後取代它們的則是裝備大量飛彈的大型巡洋艦,展現了蘇聯對重型裝備與機具以及飛彈的狂熱。因為其裝載大量的飛彈,及新創的飽和攻擊思想,對海軍戰術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其中最新的四艘基洛夫級核子動力戰鬥巡洋艦是在19801990年代建造的,更是這個思維發揮到極致的產物,噸位相當於二戰的戰鬥巡洋艦。然而因為前蘇聯解體加上俄羅斯成立後經濟蕭條影響,現在除最新的彼得大帝號外其它三艘的維護狀態目前均不佳。除了基洛夫級以外,俄軍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也配備了十六枚SS-N-12巡弋飛彈。
二戰後美國海軍艦隊的核心是航空母艦,但美國也曾於越戰時期生產了不少試驗性質的核子動力巡洋艦,不過在波斯灣戰爭後全部退役。1980年代建造的泰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本來原始設計為驅逐艦,艦體大小與史普魯恩斯級飛彈驅逐艦差異不大,它們的主要作用在於提供極強大的防空力量。出於公共關係的考量這些艦艇被命名為巡洋艦,目的在於強調神盾系統的作戰能力,而從作戰性能設計上它們仍然是屬於防空驅逐艦。不過從1981年泰康德羅加號巡洋艦下水後,這個級別的船隻獲得了一系列強化作戰能力的改善,使得它們的反潛和對地面攻擊的力量(使用戰斧巡弋飛彈)大大加強。與它們的俄羅斯對手巡洋艦一樣,這些泰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也可以作為整個艦隊作戰群的中心。本文不討論直升機巡洋艦,將其歸類為直升機航艦討論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