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 Denmark
|
正式國名
|
丹麥王國,Kingdom
of Denmark,Kongeriget
Danmark |
首都
|
哥本哈根(Copenhagen) |
領土
|
5,564,219平方公里 |
政治體制 |
君主立憲責任內閣制
|
行政區域
|
丹麥本土分為5個大區,另外還包括兩個自治領:法羅群島與格陵蘭。各大區之下又劃分為98個市。 5個大區與首府如下: 1.首都大區(Region
Hovedstaden)-希勒瑞(Hillerød) 2.中日德蘭大區(Region
Midtjylland)-維堡(Viborg) 3.北日德蘭大區(Region
Nordjylland)-奧爾堡(Aalborg) 4.西蘭大區(Region
Sjælland)-索勒(Sorø) 5.南丹麥大區(Region
Syddanmark)-瓦埃勒(Vejle) |
語言
|
丹麥語(Danish)和瑞典語(Swedish)、挪威語(Norwegian)、冰島語(Icelandic)以及法羅語(Faroese),同屬日耳曼(Germanic)語系的北方分支。境內也流通英語與德語。 |
宗教
|
9成以上的丹麥人隸屬於由國家支持的丹麥國家教會(National
Church of Denmark),這是路德福音教會(Evangelical
Lutheran)中的一支,但只有不到5%的人經常上教會禮拜。
|
人種
|
丹麥全國人口約5,627,235人(2014/1),其中70%住在都市。最大的4個城市分別是哥本哈根(Copenhagen)、奧爾胡斯(Aarhus)、歐登斯(Odense)和奧爾堡(Aalborg)。外籍人士占丹麥總人口的3%,以及哥本哈根人口的8%。其中4成來自西歐各國,不過丹麥也有土耳其人(Turkish)、巴基斯坦人(Pakistani)、索馬利亞人(Somalian),以及衣索比亞人(Ethiopian)的社群。
|
貨幣
|
丹麥克朗(DKK)
|
歷史
|
丹族人(Danes)是在西元500年左右由瑞典(Sweden)南遷。9世紀末葉,維京(Viking)族長哈德貢(Hardegon)率領戰士征服了日德蘭半島(Jutland
Peninsula)。歐洲最古老的丹麥王室可回溯至哈德貢之子老果姆(Gorm
the
Old),他在十世紀初建立了統治。 王國成立 丹麥在公元9到11世紀逐漸形成統一的王國。11世紀開始逐漸向外擴張,並征服了英格蘭和挪威。1397年的卡爾馬聯盟將包括了今天的瑞典、挪威、芬蘭、冰島、格陵蘭以及法羅群島在內的所有疆土都置於丹麥君主女王瑪格麗特一世(Margrethe
I)的統治之下,與逐漸強勢主宰該地區貿易的漢撒同盟(Hanseatic
League)相抗。丹麥航運業和海外貿易在此時十分發達,商船隊僅次於英國居歐洲第二位,並擁有一支規模可觀的艦隊。16世紀末丹麥成立丹麥公司,在西印度群島和幾內亞擁有殖民地。瑞典和芬蘭(當時屬於瑞典)在1523年離開了聯盟,丹麥還在1658年割讓了南斯堪的納維亞的一片土地(斯科訥)給瑞典。此後數百年間丹麥和瑞典發生過無數次邊境衝突,也有過幾場大規模的戰役,主要是為了爭奪波羅的海的控制權,但多次戰爭丹麥皆敗戰。因此國力削弱,丹麥避免捲入當時歐洲大陸的混亂紛爭。在七年戰爭、英法戰爭(1766~1783)以及法國大革命初期丹麥都保持中立或避免介入。 1767年丹麥宣布與俄羅斯帝國結盟,藉以保障它的「武裝中立」,英國於是不宣而戰,於1801年發動哥本哈根之戰。又於1807年派遣艦隊炮轟哥本哈根,丹麥海軍全部覆滅,史稱炮艦戰爭。丹麥轉而支持拿破崙一世,1807~1814年期間與法國結盟對抗英國。拿破崙一世失敗後,西元1814年丹麥簽署《基爾和約》將挪威割讓給瑞典。
民主化與今日丹麥的奠基 文學、藝術、哲學與民粹思想在1830年代沛然而興,而歐洲的革命之年(Year
of Revolutions),西元1848年更激發了丹麥的一波民主運動,造成丹麥在1849年6
月5日採行憲法。國王腓特烈七世(Frederik
VII)被迫將大部分的政治權力交出,移轉給選出的議會,因此成為丹麥首位君主立憲制下的國王。此後與普魯士的戰爭失利導致丹麥國境日漸萎縮,最後在1864年史勒茲維與荷爾斯坦(Schlesweg
and
Holstein)地區被割讓給普魯士。 二次大戰期間 一次世界大戰時丹麥保持中立,但戰後凡爾賽條約將當初割讓給普魯士的地區歸還給丹麥。由於擔心德國境內的領土收復主義,丹麥決定讓該地區的公民自行決定歸屬。最後北部回歸丹麥,南部繼續留在德國。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也宣示了中立立場,並於1939年接受德國提出的互不侵犯條約。但是納粹德國背信棄義,於1940年4月9日大舉進攻,丹麥政府當天宣布投降。雖然博爾洪姆島(Bornholm)遭到前蘇聯的猛烈轟炸,二次大戰期間丹麥並沒有太大的損傷。1941年格陵蘭、冰島和法羅群島由美軍佔領,與丹麥失去聯繫。1944年冰島獨立,格陵蘭、法羅群島歸還丹麥。而今天的格陵蘭和法羅群島則在要求更多的自治權。 加入歐盟
1947年丹麥接受馬歇爾計劃,1948年4月丹麥加入歐洲經濟合作組織,1949年丹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1973年再加入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現在的歐盟EU)。丹麥人對支持歐盟擴張一事頗為猶豫。事實上,1992年當規範建立一個歐洲政經聯盟的馬斯垂特條約(The
Maastricht
Treaty)等待丹麥簽署時,丹麥選民以51%對49%的結果予以拒絕。直到獲得保證可從馬斯垂特條約共同防禦及單一貨幣條款中排除之後,丹麥人才在1993年第二次的公民投票中以些許差距同意接受此條約。在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s)的領導下,一個施行全面社會福利制度的國家於戰後成立了。2000年,丹麥公民投票否決加入歐元區。丹麥的知名企業有樂高(Lego)更有世界著名的安徒生童話,素有童話王國稱號。丹麥沒舉辦過奧運會或者世界杯足球賽,也沒舉辦過世界博覽會。目前共有13位諾貝爾獎得主。 |
地理環境
|
丹麥在歐陸領土僅42,930平方公里,日德蘭半島就佔了大部分。境內共有406個島嶼,其中90個有人居住。哥本哈根位於最大島西蘭島(Zealand)上。加上格陵蘭島面積則有5,564,219平方公里。丹麥境內大半是低地,由肥沃的農場、溼地、起伏的丘陵、山毛櫸林和歐石南覆蓋的酸沼所組成。土壤肥沃適宜農牧,向來為歐洲重要農業國之一。最高海拔僅173公尺。除與德國接壤的部份,皆為北海(North
Sea)及波羅的海所圍繞。
丹麥的領土可以分為兩個植被帶:位於大西洋附近的混合林帶和波羅的海附近的混交林帶。法羅群島由北法羅群島草帶覆蓋,而格陵蘭則覆蓋著格陵蘭島北極高苔原以及低北極苔原。 |
氣候
|
丹麥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天氣變化無常。冬天不像人們想像中的那樣冰天雪地,二月份氣溫最低,平均為攝氐零下0.4度,七月份氣溫最高,平均為16.6度。丹麥年降水量613毫米,農作物一般靠自然雨水。夏季比較乾旱,冬季則比較濕潤。 |
十大城市
|
1.哥本哈根(Copenhagen)
2.奧爾胡斯(Århus)
3.歐登斯(Odense)
4.奧爾堡(Ålborg)
5.佛迪瑞克斯堡(Frederiksberg)
6.埃思約格(Esbjerg)
7.珍托德(Gentofte)
8.克爾丁(Kolding)
9.蘭德斯(Randers)
10.格雷薩克斯(Gladsaxe) |
節慶
|
日期
|
假日
|
1月1日
|
新年
|
復活節前的星期四
|
濯足節(Maundy
Thursday)
|
復活節前的星期五
|
耶穌受難節(Good
Friday)
|
不定
|
復活節(Easter
Day)
|
復活節後第四個星期四
|
共禱節(Common
Prayer Day)
|
復活節後第五個星期四
|
耶穌升天節(Ascension
Day)
|
復活節後第七個星期日
|
聖靈降臨節(Whit
Sunday)
|
復活節後第八個星期一
|
(Whit
Monday)
|
6月5日
|
立憲日(Constitution
Day)
|
12月24日(中午起休)
|
耶誕節前夕(Christmas
Eve)
|
12月25日
|
耶誕節(Christmas
Day)
|
12月26日
|
節禮日(Boxing
Day)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