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阿根廷簡介(Introduction to Argentina)-2014


阿根廷 Argentina
正式國名
阿根廷共和國,República Argentina,Argentine Republic
首都
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領土
2,780,400平方公里
政治體制
總統制
行政區域
阿根廷由23個省(provincias)1個聯邦首都區(capital federal)所組成
聯邦首都區
布宜諾斯艾利斯自治市(Ciudad Autónoma de Buenos Aires)
省與首府
1.布宜諾斯艾利斯省(Provincia de Buenos Aires)-拉普拉塔(La Plata)
2.卡塔馬卡省(Catamarca)-卡塔馬卡(San Fernando del Valle de Catamarca)
3.查科省(Chaco)-雷西斯登西亞(Resistencia)
4.丘布特省(Chubut)-羅森(Rawson)
5.科爾多巴省(Córdoba)-科爾多巴(Córdoba)
6.科連特斯省(Corrientes)-科連特斯(Corrientes)
7.恩特雷里奧斯省(Entre Ríos)-帕拉那(Paraná)
8.福爾摩莎省(Formosa)-福爾摩莎(Formosa)
9.胡胡伊省(Jujuy)-聖薩爾瓦多-德胡胡伊(San Salvador de Jujuy)
10.拉潘帕省(La Pampa)-聖羅莎(Santa Rosa)
11.拉里奧哈省(La Rioja)-拉里奧哈(La Rioja)
12.門多薩省(Mendoza)-門多薩(Mendoza)
13.米西奧內斯省(Misiones)-波薩達斯(Posadas)
14.內烏肯省(Neuquén)-內烏肯(Neuquén)
15.內格羅河省(Río Negro)-維德馬(Viedma)
16.薩爾塔省(Salta)-薩爾塔(Salta)
17.聖胡安省(San Juan)-聖胡安(San Juan de la Frontera)
18.聖路易斯省(San Luis)-聖路易斯(San Luis)
19.聖塔克魯斯省(Santa Cruz)-里奧加耶戈斯(Río Gallegos)
20.聖塔菲省(Santa Fe)-聖塔菲(Santa Fe de la Vera Cruz)
21.聖地亞哥-德爾埃斯特羅省(Santiago del Estero)
22.圖庫曼省(Tucumán)-聖米格爾-德圖庫曼(San Miguel de Tucumán)
23.火地島省(Tierra del Fuego,Antártida e Islas del Atlántico Sur)-烏斯懷亞(Ushuaia)
語言
官方語言是西班牙文,但亦通行英文、義大大利文,德文, 和其他印地安語言。
宗教
以羅馬天主教為主要信仰,信眾人數約佔全國80% 。其他宗教還有基督教、回教,以及少數的猶太人。
民間宗教的勢力也不容忽視,他們崇拜靈媒和超能力,死去的名人如艾薇塔裴隆 (Evita Peron)(音樂劇艾薇塔(Evita)以及電影阿根廷,別為我哭泣(Evita)的主角)、探戈名角賈岱爾(Carlos Gardel)……等,皆是大家崇拜的對象。
人種
41,660,417(2013),將近三分之一住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如果再加上其郊區居民,則佔全國人口的90%。印地安人是相對弱勢團體,其它還有一些猶太或日本人的社群。
貨幣
阿根廷比索(ARS)

Flag Counter

歷史
早在舊石器時代,阿根廷就有了已知最早的人類活動痕迹。在歐洲殖民者登陸以前,這片地廣人稀的土地上有著社會形態各異的文化。
西班牙殖民
歐洲人約在16世紀初抵達阿根廷,受到印地安原住民的強烈抵抗,所以始終無法在布宜諾斯建城。不過,印地安人雖然成功地阻撓歐洲人入侵,卻無法抵擋歐洲人所帶來的許多致命疾病,人口因此大量銳減。到了1580年,西班牙人才成功地在布宜諾斯建城。1776年,阿根廷正式納入西班牙版圖,布宜諾斯港開始成為重要的貿易商港。
阿根廷獨立與內戰
181679日,布宜諾斯在馬丁將軍(General Jose de San Martin)的領導下,曾試圖獨立,但最後還是敗於西班牙軍,此後統獨二派爭議不斷。一直到1853年,阿根廷正式獨立,實行憲政。在19世紀末發生二個事件,對阿根廷的影響很大。其一是引進新的農業科技,其二是阿根廷加入世界經濟體系。從歐洲來的投資客以及移民,主要是在鐵路和港口的建設,帶動經濟革命的風潮。
1861年的帕翁戰役中擊敗烏爾基薩後,巴托洛梅·米特雷確立了其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地位,並當選為國家重新統一後的首任總統,阿根廷正式成為統一國家。18651870年,阿根廷與巴西、烏拉圭 3國聯盟,進行反對巴拉圭的戰爭,戰後瓜分了不少巴拉圭領土。
近代阿根廷的興起
1880年上任的胡利奧·阿根蒂諾·羅卡開始,經濟自由政策得到連續十屆聯邦政府的加強,政策激勵下的歐洲移民潮重塑了阿根廷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面貌。1908年,阿根廷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國民平均收入與當時德國相近。布宜諾斯艾利斯也從「大農村」變身成為國際化的「南美巴黎」。
阿根廷保守勢力一直當道,一直到1916年,激進黨(Radicals)才在選舉中得勝。激進黨強調公平選舉和制定民主憲法,也為中產階級參政開啟一扇門。1930年,軍隊勢力逼迫激進黨退位,又開始了另一段保守勢力執政時期。這個保守勢力卻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裴隆(Juan Domingo Peron)的勢力,因為當時軍隊新勢力產生,和勞工運動以某種形式結合,造成一股新的政治力量。
裴隆主義
1943年,裴隆所屬的軍隊發動政變,推翻當時政府,領導人物之一的裴隆,當上勞工部長。他更進一步贏得1946年的選舉,登上總統寶座。他努力拉攏勞工階層和工會的支持,於1947年,實施五年國家工業發展計畫,強力支持勞工聯盟(General Confederation of LaborCGT). 裴隆有一個手腕高超的太太-艾薇塔 (Eva Duarte de Peron, known as Evita, 1919-1952),在政治上對他的幫助很大,替裴隆爭取了許多勞工和婦女團體的支持。阿根廷婦女在1947年首度獲得參政權。
1952年,裴隆再度贏得選舉,但他所屬的軍方勢力卻在1955年背叛了他,裴隆開始流亡生涯,最終定居於西班牙。在1950-1960年間,軍方和人民政府互相交換權力與利益,雖然試圖重整經濟和改善勞工生活,但終究欲振乏力,人民開始懷念裴隆執政的時代。
1973311日,阿根廷重新開始中斷十年的總統大選,裴隆被剝奪參選權利,但他所推出的代理人坎波拉(Dr. Hector J. Campora)贏得大選,而且他的黨人也分別獲得了上下議院的多數席次。19737月,坎波拉辭職,為重新選舉總統鋪路,最後裴隆終於重返總統寶座,而他的太太-艾薇塔,則任副總統職。
這段期間,左右派極端份子的恐怖行動嚴重影響公共秩序,裴隆政府因而下令戒嚴。197471日,裴隆去世,艾薇塔繼任總統,但遭遇嚴重的經濟問題、黨內鬥爭,以及恐怖份子等重大問題,而無法有所作為,所以權力又再度於1976年落入軍方手裡。軍人專政的時期,白色恐怖和人權問題等問題日趨嚴重,加上1982年福克蘭戰役敗於英國,使得人民期望再回到民主制度,軍政府也順應潮流地去除政黨和參政上的限制,使得阿根廷得以平和地回到民主政治。
現代阿根廷
19831030日,阿根廷同時舉行正副總統,以及全國和地方首長的選舉,選舉過程尚稱公正、公開、和平,最後激進人民聯盟(Radial Civic UnionUCR)的阿方辛(Raul Alfonsin)成為新總統。但由於阿方辛未能有效處理重大議題,例如:白色恐怖失蹤人口賠償、軍隊國家化,以及落實憲政體制等。加上長期和軍方磨擦,無法解決經濟問題,阿方索被迫在任期結束前6個月下台。
下一任選出的總統是裴隆一派的梅南(Carlos Saul Menem),他有效地執行民主政策,實行大規模經濟改革,而且在議會無法決議改革政策時,梅南也豪不猶疑地實行總統最大決定權。但是總統權力後來在1994年的憲政改革中,被對手大幅修減。不過,梅南在1995年的選舉中,還是獲得連任。但這次選舉卻顯示了溫和左派聯盟FREPASO勢力的抬頭,這現象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尤為明顯。
2002年底,內斯托爾·基什內爾就任總統。在新凱恩斯學派經濟政策鼓勵下,阿根廷經濟危機告終,顯著的財政和貿易盈餘得以實現,在危機中貧困階層逐漸向中產階層過渡。在他統治下,阿根廷清償了積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部債務,廢除了句號法和服從法,並恢復對人權紀錄不良的軍官的整肅。其妻子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於2007年當選總統並於2011年連任成功。
阿根廷舉辦過一次世界盃足球賽,足球也是阿根廷最熱門的體育賽事並贏過三次世界盃冠軍,而阿根廷足球甲級聯賽(Argentine Primera División)被稱為世界上最強勁的足球聯賽之一,不過阿根廷沒辦過奧運與萬國博覽會,目前共有五位諾貝爾獎得主。
地理環境
阿根廷身為南美洲第二大、世界第八大國,全國大致可分為七個地理區:
西北地區安地斯高原(The Andean Northwest)
安地斯山一帶最早是秘魯的殖民地,但今天只有少數的礦場和牧羊人,仍住在這塊滿佈火山和鹽湖的地區。
庫約(Cuyo)
位於國家西部、安第斯山脈東麓,由盆地和山嶺組成,雨量稀少。
東北美索波達米亞(Mesopotamia & the Northeast)
Mesopotamia是位於阿根廷北邊,帕拉那及烏拉圭河之間的區域,夏天氣候溼熱。再往北,靠近巴西和烏拉圭的Misiones省,地形崎嶇,森林密布,壯麗的伊瓜蘇瀑布就位於這區。
恰可平原(The Chaco)
這片位於西邊的乾燥土地是Grand Chaco的一部份,位於玻利維亞、巴拉圭和巴西的邊界,屬莽原氣候。
彭巴草原(The Pampas)
彭巴草原是阿根廷的糧倉,東邊靠海的氣候較溼潤,西南邊較乾燥。首都布宜諾斯愛利斯就位於此,這裡是許多海灘渡假勝地的所在處。由於人們的濫殺與牛群的入侵,使得原產於彭巴斯草原的原駝日益減少。鳥的種類多,他們多棲息於河岸邊和低濕地。
巴塔哥尼亞和湖區(Patagonia and the Lake District )
位於科羅拉多河Rio Colorado南邊,氣候乾燥,溫帶氣候,地形從田園般的河谷到冰雪覆蓋的南極。雖然如此,牧場上仍畜養成群的羊隻,河谷裡可見到許多蔬果園。巴塔哥尼亞也是石油和媒的產區。
而巴塔哥尼亞的沿岸區是海洋動物的天堂,如今觀光客最愛來此地觀看海獅在岩岸上打呵欠,以及數百隻企鵝列隊走入海裏的景象。9-10月時,甚至還可以看見巨大的露脊鯨(Right whales) 在岸邊交配的奇景。
火地島(Tierra del Fuego)
火地島其實是個群島,為阿根廷和智利共管。北邊的地形類似巴塔哥尼亞平原,南邊的地形較崎,滿布森林和冰河。氣候終年溫和,雖然常有颶風,水手們對此地總是敬而遠之,因為嚴寒強勁的南極風會使他們卡在危險的礁岩裡。
氣候
除了全國大部分人口居住於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外,阿根廷也有著北端的熱帶氣候和大陸南端的副極地氣候,氣候模式大致遵循地理區域:
西北地區的氣候多種多樣,雨量由北到南、由東到西遞減:臨近安第斯山的乾旱高原,寒冷而溫差大,夜晚氣溫常降至冰點以下。東部的永加斯位於炎熱潮濕的熱帶。
美索波達米亞大部處於亞熱帶,北部為熱帶。氣候由濕熱多雨的北部向溫和而半濕潤的南部過渡。
格蘭查科具有酷熱的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查科省的里瓦達維亞保持著49℃的南美最高氣溫記錄。潮濕的夏季伴隨大量季節性降水,冬季較為乾燥。
庫約的氣候大體溫和,山區有著高山氣候,一年中許多時候氣溫低於冰點。
彭巴草原和潘佩阿納斯山脈氣候溫和,夏季炎熱,風暴多發,冬季涼爽。東部較為濕潤。
西南方的小瑞士則是群山環繞的漂亮的冰磧湖。
南邊的極圈附近與巴塔哥尼亞的降水量自西向東驟減。此地時常狂風大作。夏季較為溫和,嚴寒的冬季伴隨著大雪和霜凍,山區更是如此。丘布特省的薩米恩托鎮保持著-27.22℃的南美最低氣溫記錄。
十大城市
1.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2.科多巴(Córdoba)
3.羅薩里奧(Rosario)
4.曼多薩(Mendoza)
5.聖米格爾-德圖庫曼(San Miguel de Tucumán
6.拉普拉塔(La Plata)
7.馬德普拉塔(Mar del Plata
8.薩爾塔(Salta)
9.聖塔菲(Santa Fe)
10.聖胡安(San Juan)
節慶
下列的國定假日不包括地方性的節慶日:
11 新年
3/4 復活節
51 勞動節
525 五月革命運動日
610 馬文納斯日
620 國旗日
79 獨立紀念日
817 聖馬丁逝世紀念日
1012 哥倫布紀念日
1225 聖誕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