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瑞士簡介(Introduction to Switzerland)-2014


瑞士Switzerland
正式國名
瑞士聯邦
英語:Swiss Confederation
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
法語:Confédération suisse
義大利語:Confederazione Svizzera
羅曼語:Confederaziun svizra
正式稱呼採用拉丁語:Confœderatio Helvetica
首都
伯恩(Bern)
領土
41,285平方公里
政治體制
聯邦制
行政區域
瑞士分為26州,各州與首府如下:
1.伯恩州(Kanton Bern/Canton de Berne/BE)-伯恩(Bern / Berne)
2.蘇黎世州(Kanton/ZH)-蘇黎世(Zürich)
3.琉森州(Luzern/LU)-琉森(Luzern)
4.烏里州(Kanton Uri/UR)-阿爾特多夫(Altdorf)
5.施維茲州(Schwyz/SZ)-施維茲(Schwyz)
6.上瓦爾登州(Obwalden/OW)-薩爾曼(Sarnen)
7.下瓦爾登州(Nidwalden/NW)-施坦斯(Stans)
8.格拉魯斯州(Glarus/GL)-格拉魯斯(Glarus)
9.楚格州(Zug/ZG)-楚格(Zug)
10.索洛圖恩州(Solothurn/SO)-索洛圖恩(Solothurn)
11.巴塞爾城市州(Kanton Basel-Stadt/BS)-巴塞爾(Basel)
12.巴塞爾鄉村州(Kanton Basel-Landschaft/BL)-利斯塔爾(Liestal)
13.沙夫豪森州(Kanton Schaffhausen/SH)-沙夫豪森(Schaffhausen)
14.外亞本塞州(Appenzell Ausserrhoden/AR)-赫里紹(Herisau)
15.內亞本塞州(Appenzell Innerrhoden/AI)-亞本塞(Appenzell)
16.聖加侖州(Sankt Gallen/SG)-聖加侖(St. Gallen)
17.阿爾高州(Aargau/AG)-阿勞(Aarau)
18.圖爾高州(Kanton Thurgau/TG)-佛勞恩費爾德(Frauenfeld)
19.格勞邦頓州(Graubünden/Grigioni/Grischun/GR)-庫爾(Chur)
20.佛里堡州(État de Fribourg/Staat Freiburg/FR)-弗里堡(Fribourg/Freiburg)
21.瓦萊州(Valais/Wallis/VS)-錫安(Sion/Sitten)
22.佛德州(Vaud/VD)-洛桑(Lausanne)
23.紐沙特州(Neuchâtel/NE)-紐沙特(Neuchâtel)
24.日內瓦州(Canton de Genève/GE)-日內瓦(Genève/Geneva/Genf)
25.侏羅州(Jura/JU)-德萊蒙(Delémont)
26.提契諾州(Ticino/TI)-貝林佐納(Bellinzona)
德語州19個:伯恩州、蘇黎世州、琉森州、烏里州、施維茨州、上瓦爾登州、下瓦爾登州、格拉魯斯州、楚格州、索洛圖恩州、巴塞爾城市州、巴塞爾鄉村州、沙夫豪森州、外亞本塞州、內亞本塞州、聖加侖州、阿爾高州、圖爾高州、格勞邦頓州。
法語州6個:佛里堡州、瓦萊州、沃州、紐沙特州、日內瓦州、侏羅州。
義大利語州1個:提契諾州。
語言
瑞士有三個主要語區—德語、法語和義大利語,到各個語區旅遊時都能體會到各自的特色風情,也因為多國文化的融合,造就了瑞士多元化的異國情調。一般來說,瑞士人聽得懂英文,但不同區域的瑞士人說不同的語言,居住於中、西部的瑞士人說德語(64%總人口數),居住於西部的則說法語(19%),南部地區則說義大利語(8%),僅1%的人說羅曼語。瑞士德語是德國在500年前說的德語(Middle High German),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瑞士各地區都有其獨特的方言。
宗教
46%的人為天主教徒,44%的人為基督徒(自二次世界大戰後,基督教徒有減少的趨勢。)
人種
8,014,000人(2012年),主要是日耳曼人,此外還有法國和義大利等人。
貨幣
瑞士法郎(CHF)

Flag Counter

歷史
瑞士邊界自1815年以來基本沒有變化,但它在歷史上曾有好幾個世紀隸屬於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各州政權常有更迭,長期以來在民族、語言和宗教多樣化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共同體,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羅馬帝國時期
在紀元前的瑞士領上就已有獵人零星居住的痕跡,以後有賽爾特人(Celts)居住,到了凱撒(Caesar)時期,因瑞士位處阿爾卑斯山通道,戰略地位重要,遂有羅馬軍隊駐紮,當地居民也因此受到羅馬思想和文化的影響。當羅馬軍自瑞士撤退後,日耳曼系的布爾郡特族(Burgundians)和阿雷曼族(Alemanni)分別西侵、北攻瑞士; 布爾郡特族在瑞士建立獨立王國,與羅馬人交流,訂拉丁語為國語,造成今日瑞士的法語區; 阿雷曼族則是反對羅馬人,在阿爾河東岸組成今日的德語區。
神聖羅馬帝國與瑞士同盟
1033年起一直到中世紀末期,瑞士的整個領土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一直到13世紀地方領主哈布斯堡(Habsburg)的魯道夫(Rudolf)力圖在瑞士確立王權,壓迫當地居民,為對抗哈布斯堡,於是施維玆(Schwyz )、下瓦爾登(Unterwalden)、烏里(Uri)三個州結成永久同盟,是為瑞士聯邦的開始。1315年三州同盟在Morgarten擊敗哈布斯堡軍隊,繼之伯恩(Bern)、盧塞恩(Lucerne)、蘇黎世(Zurich)、格拉魯斯(Glarus)、楚格(Zug)也相繼加入邦聯,成為8個州的瑞士同盟。 15世紀是瑞士同盟諸州鞏固並向外擴張的時期,1499年瑞士同盟在Schwaben之役戰勝奧地利,獲得由神聖羅馬帝國獨立的認可,瑞士終於爭取到實際上的獨立。一直以來,瑞士以提供傭兵替他國作戰,但是在1515年的馬里尼亞諾之役敗於法國之後,實施中立主義政策。
宗教改革運動
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Protestant Reformation)對瑞士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茲溫利(Ulrich Zwingll)以蘇黎世為中心,開始宣傳宗教改革,反對傳統的教義、反對出售贖罪券、反對教士的素食和獨身,經過了三次公開辯論,終於於1523年在蘇黎世州確立了基督教新教的統治地位。繼後的是喀爾文(John Calvin)在日內瓦進行宗教改革,當時的日內瓦雖未加入瑞士同盟,但與瑞士的關係十分密切。由於宗教的分裂和經濟利益的不同,有些州歡迎改革有些則反對; 1531年在卡貝爾(Kapell)的新舊教武力衝突中,舊教戰勝,茲溫利則戰亡。1532年,宗教改革運動擴展至瑞士各州及西歐。
正式獨立
瑞士在16世紀末的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中恪守中立,戰爭結束後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la)讓瑞士自神聖羅馬帝國真正的獨立。拿破崙於1798年帶領法軍侵略瑞士,並成立了荷爾維蒂共和國(Helvetic Republic)1803年之後,瑞士又將法軍趕離瑞士,並經由拿破崙的調停,瑞士同盟由原先的13州再添6州,結為19州聯盟,各州都有自己的憲法和立法機關; 1814年,日內瓦加入瑞士,成為隸屬於此的城市,許多國際著名的組織都設置於此,日內瓦儼然成為全世界國際會議最密集的地方。
中立開始
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恢復瑞士的舊邊界,各大國在巴黎確認瑞士中立,瑞士簽署了保守性的新憲法。1848年制定新憲法:共有23個州,瑞士聯邦政府是最高的行政機關,下有州政府、市政府、村、里等。 各州有自己的憲法和立法機關,每個州有一名代表參加議會,只有議會才有權宣戰或與外國結盟。政體為兩院制,眾議院(國民選舉產生比例代表制的議員)和參議院(每州有兩名議員)組成邦聯議會、內閣和最高法院; 總統由內閣成員輪流擔任,每年改選,不會因執政者的改變而影響國家長期的規劃;對外事務由邦聯政府統管,以伯恩為首都; 瑞士成為一個統一的經濟區。
二次大戰期間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瑞士帶來許多麻煩,為了保衛中立和獨立,外國旅客和外國工人都離開瑞士。1920年,國際聯盟成立,總部設在日內瓦,並確認瑞士永久中立,不參與任何軍事制裁行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瑞士動員43萬人防衛邊境,但並未遭到入侵,平安渡過了戰爭時期。
近代瑞士
1945年後,瑞士經過公民投票,採取了福利國家的許多措施,包含老人退休金等。 正當歐洲各國重建被兩次大戰破壞的家園的同時,瑞士則極力發展其經濟,蘇黎世成為銀行和保險中心、日內瓦則致力成為國際組織聚集地。瑞士極力維護其中立立場,在二戰後不加入聯合國,但於2002年舉行全民公投正式加入聯合國。儘管瑞士是歐洲最民主的國家,但其保守否定女性自主權的保守作風卻讓瑞士婦女直到1971年才首次獲得選舉權,1984年才出現第一位女閣員。
瑞士的主要產業有旅遊業、精密機械工業(鐘錶、光學器械)、化學藥品工業、金融業(銀行、保險),世界知名的高級手工錶多由瑞士製造。瑞士人口僅有不到八百萬人口至今卻有26位諾貝爾獎得主,排名世界第六。而國民平均所得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而且幾乎是人人富足,國家環境也是世界上人人稱羨的地方。目前瑞士共舉辦過兩次冬季奧運。在世界職業網球上有費德勒與辛吉絲各在男女單打上獲得世界排名第一的地位,費德勒並且在四大網球公開賽(美國、溫布頓、法國與澳洲)都曾贏得單打冠軍,辛吉絲則在1998年同時得到四大網球公開賽雙打冠軍。
地理環境
由東向西的阿爾卑斯山涵蓋了瑞士60%以上的國土,其餘10%屬株羅山系(Jura Mountains Chain)30%屬伯恩高原(Bernese Mittelland)。阿爾卑斯山涵蓋瑞士中、南部,其中以杜富爾峰(Dufour)為最高峰,冰河佔約2000平方公里,其中最著名的Aletsch Glacier(169平方公里)為歐洲最大的冰河。伯納思高原(Bernese Mittelland,位於中央)是歐洲主要分水嶺之一,聖哥達山口(ST Gotthard Massif)為瑞士的中心,也是歐洲許多河流的發源地。自西南的日內瓦湖到東北的博登湖間,有河流、峽谷、及蜿蜒的山谷來回交織,為農業聚集及城市所在地。瑞士有45%牧地,當雪融至雪線時,牛隻便聚集在山坡地、24%森林地、6%則是農作密集的耕地。瑞士湖泊遍佈,大多數的湖泊為冰河時期經由冰河及冰河沖積的土砂石塊壓擠所造成。
氣候
山脈地形使得瑞士的氣候十分多變,南邊的Ticino,屬炎熱的地中海型氣候,其他地區則為中歐氣候,夏季溫度為20-25°C、冬季為2-6°C,春秋季則為7-14°C。西南部的Valais氣候乾燥(降雨量只有53公分),東北地區則降雨量高達257公分,最寒冷的地區在株羅(Jura)。瑞士的夏天多陽光照射,春秋多雨,不同緯度有著不同的溫度,每個主要車站都有25個重點渡假聖地的每日氣象報告。瑞士的夏季早晚溫差十分大,山區常有暴風雨,即使是隆冬也可能常常烈日高掛。 瑞士著名的焚風(Foehn),又乾又熱,焚風來襲時會使人很不舒服。
十大城市
1.蘇黎世(Zürich) 
2.巴塞爾(Basel) 
3.日內瓦(Geneva) 
4.伯恩(Bern) 
5.洛桑(Lausanne) 
6.溫特瑟(Winterthur) 
7.聖加侖(St. Gallen) 
8.琉森(Lucerne) 
9.卑爾(Biel) 
10.圖恩(Thun)
節慶
日期 譯名 英文名 備註
11 元旦 New Year's Day

3月或4 基督受難日 Good Friday 復活節前的周五
3月或4 復活節 Easter 基督受難日後3
51 國際勞動節 International Labor Day (May Day)

6 逾越節 Passover 與復活節同期舉行
81 瑞士國慶日 National Day

10 栗子節



1225 聖誕節 Christmas

1226 聖誕節翌日,聖史蒂芬日 Stephan's Day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