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前時期:16世紀及以前
舊石器時代晚期:約50000年前~5000年前
長濱文化為代表
新石器時代早期:約7000年前~5000年前
大坌坑文化為代表 中期:約5000年前~3200年前
圓山文化為代表 晚期:約3200年前~2000年前
卑南文化為代表
金屬器時代:約2000年前~400年前
十三行文化為代表
1545年當葡萄牙人航經台灣時,望見島上草木蓊鬱,綠意盎然,不禁喊出:La
Ilha
Formosa(美麗之島),這就是台灣稱為福爾摩沙的由來。 台灣荷西殖民與大肚王國時期:1624年~1662年 大肚王國在1645年左右所統轄的範圍主要是今日大肚溪流域,是跨部落的統治或聯盟關係,統治臺灣中部原住民族的政權。是由巴布拉族與貓霧捒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所組成的一超部落王國,共主稱為「大肚王」,在鼎盛時期的領域範圍南端約到鹿港,北方則可至桃園以南之地。
15、16世紀中世界進入海權時代,在歐洲列強海權爭霸的國際環境下,台灣被迫走進近代的世界史。17世紀初,除了零星的日本人、漢人、海盜遊走進出台灣之外,西方重商主義國家開始意圖佔據台灣。荷蘭在1602年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了與中國貿易,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沿海尋找貿易根據地,荷蘭人因受制於葡萄牙人的競爭和明朝當局的抵制,只好轉而佔據澎湖,但澎湖當時為明帝國屬地,1624年明帝國出兵澎湖,經調解協商後,荷蘭人從澎湖撤退,改而佔領非明帝國領土的台灣。荷蘭人在今台南地區建立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及普羅民遮城(赤崁樓)。從1624年佔領台灣到1662年被鄭成功驅逐,荷蘭人統治台灣前後共38年。在這期間,西班牙人也於1626年佔領台灣北部淡水、基隆一帶,建立城堡(最著名的就是淡水紅毛城),但在1642年為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也在北台灣留下痕跡,例如三貂角的名稱就是來自西班牙文聖地牙哥。
荷蘭人殖民台灣除了推動商務外,同時傳教佈道。他們以南部平埔族為主要對象,尤其是新港社,以拉丁字母寫出新港西拉雅語文,用以翻譯祈禱文、十誡、新約等。到1637年平埔族原住民受洗人數達五千多人,傳教相當成功。而新港西拉雅語文在荷蘭人退出後仍使用至少150年,用以與漢人訂立契約,此即有名的「新港文書」、「番仔契」。在荷人統治期間,因賦稅問題1652年爆發漢人郭懷一領導的抗荷事件,以失敗收場。在此期間荷蘭引進不少農產物種到台灣。 鄭氏王朝時期:1661年~1683年 1644年,滿族八旗軍攻佔燕京,明帝國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帝,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是謂南明。自1647年起,標舉「反清復明」的「國姓爺」鄭成功,據守閩南沿海及金廈等島,等待時機圖謀恢復明帝國版圖,為了擁有更有利於與清帝國對抗的根據地,鄭氏於1662年攻克當時荷蘭人佔領的台灣。這是漢人在台設立政權的開始,鄭成功擊退荷蘭人後不久即去世,其子鄭經與孫子鄭克塽繼續經營台灣,直到1683年被清帝國派施琅領兵打敗為止。鄭氏王朝一方面繼續荷蘭人的重商政策拓展貿易,一方面加強拓墾發展農業,奠定農商並重經濟基礎。漢人人口增至十餘萬人,逐漸可與原住民分庭抗禮。 台灣清治時期:1684年~1895年 消極治臺時期
大清雖領有臺灣,但初期對臺灣並無強烈的領土野心。部分官吏認為「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倒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因此皇帝有意放棄臺灣,後因率兵攻臺的將領施琅力爭,才將臺灣併入大清帝國之版圖。期間漢人大量移民,取代原住民成為優勢民族,建立鞏固的漢人社會。渡台開墾的移民,來自不同原鄉,因語言、風俗、習慣等差異,自然形成各籍分類聚居,依籍貫劃分地盤現象。也因利益衝突時起械鬥。除械鬥外台灣社會還民變迭起。其中被稱為三大民變的是,1721年朱一貴事件,1786年林爽文事件及1862年戴潮春事件。
積極治臺時期
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臺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高雄)和雞籠(基隆)二港。西方文化伴隨著臺灣開港再次傳入臺灣。在西方各教派中,以基督教的長老教會影響最大,著名的來臺傳教士有馬雅各、馬偕、甘為霖、巴克禮等。
1874年日本覬覦台灣,藉口琉球人民遇害之事,發動「牡丹社事件」,出兵台灣屏東,後經交涉議和。1884年清帝國為了越南主權問題,與法國開戰。法軍攻打基隆、淡水,被守軍擊退,乃封鎖台灣海峽,進佔澎湖。翌年,清法戰後,清帝國有感於台灣地位不容忽視,乃於戰後將台灣脫離福建獨立設省。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積極推動台灣近代化。除了重劃行政區、開山撫番、加強防務、整頓財稅制度外,大力進行洋務運動。 台灣民主國:1895年 1894年,清帝國與日本爆發甲午戰爭,清國戰敗,雙方於1895年4月17日訂立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日本。1895年台灣官紳成立「台灣民主國」自救,推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但台灣民主國終究不敵日本強勢軍力壽命很短,只歷時184天。 台灣日治時期:1895年~1945年 日治初期各地抗日活動不絕如縷,如北部簡大獅、陳秋菊,中部柯鐵,南部林少貓,至1902年始逐漸平服。其後斷斷續續仍有武裝抗日事件,如1907年之北埔事件、1912年之羅福星事件、1915年噍吧哖事件,1930年霧社事件等。但總括地說,殖民當局已控制全局,可以有效統治台灣。1900~1930年總督府的經濟策略大略是以「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政策基調。1920年代後台灣文藝活動也開始蓬勃發展。
1920年代,台灣因受世界性民族自決思潮,以及日本所謂「大正民主時期」民主主義風潮影響,興起一連串社會運動。「新民會」、「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這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具有現代性質的政黨,代表人物為蔣渭水)等團體組織相繼成立。台灣人對民主自由的要求,逼使日本當局於1935年開放市會、街庄協議會半數民選,台灣人開始有選舉投票的機會。
1935年在高雄港成立煉鋁工廠。1936年,總督府成立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積極推動臺灣工業化,扮演「工業臺灣,農業南洋」的角色以推行日本的南進政策。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在台推動「皇民化」運動。臺灣總督府推動第一次生產力擴充五年計劃,增設水力與火力發電所。1939年,臺灣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產值。珍珠港事變後,臺灣總督府又在1942年推行第二次生產力擴充五年計劃,力求臺灣工業自給自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開始在台灣實施募兵,繼而開始徵兵。台灣人為日本打所謂的「大東亞聖戰」,戰死的軍人及軍屬,總計有3萬多人。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日本在台的實質影響有:
(1)對台灣首次全面性普查
(2)奠定台灣現代化與未來交通建設的基礎
(3)西方法制的引入(行政、司法分離)
(4)風俗習慣改變與現代化制度建立
(5)娛樂休閒風潮的出現
(6)民主政治的啟蒙 台灣戰後時期:1945年~1996年
由於國民黨政府接收政策的諸多不當,台灣人對國民黨官僚的統治失望,逐漸轉成憤怒,台灣住民與新的統治階級之間埋下深廣的鴻溝,終致釀成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伏下台灣官民長期敵對之禍根。
1949年國共內戰對國府情勢轉趨不利,1月21日蔣中正被迫引退,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職權,5月20日台灣開始實施戒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12月7日國民黨政府移至台北。1950年3月1日蔣中正復行視事。
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提供軍事、經濟援助,終使台灣化險為夷度過難關,國府適時採取「計畫式自由經濟」逐步放鬆管制。民營企業日益活躍,成為帶動經濟進步的生力軍。
1950年代起雷震等知識分子在《自由中國》雜誌上批評時政,要求民主。1960年,雷震等人士籌組中國民主黨,但很快就被國民黨鎮壓。
1965年在高雄設置楠梓加工出口區,創造有利的投資環境,產業蓬勃發展出口大增,經濟日趨繁榮,在1970年代後也隨著美日把勞力密集產業外移,部分產業訂單轉給台灣而逐漸發展為亞洲四小龍之一。1971年10月25日國民黨在聯合國承認中共取得中國唯一代表權前退出聯合國。
1972年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長實施革新保台政策,大量增加台籍內閣官員,逐步展開政治本土化政策。1973年展開「十大建設」。
1977年發生「中壢事件」,這是繼二二八事件後,群眾首次在街頭對抗國府體制。
1979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國民黨斷交。
1970年代隨著經濟工商的發展,帶動中產階級興起,也帶動政治改革的要求,促進民主發展的「黨外」運動。1979年發生高雄美麗島事件,使得歷經10年發展的「黨外」政團,幾乎在一夕之間土崩瓦解。1980
年美國通過台灣關係法與新竹科學園區成立,奠定台灣後來三十年的電子產業發展基礎。1986年9月28日在圓山飯店,黨外人士正式成立「民主進步黨」。此時台灣邁入一個政治解凍時刻,許多禁忌紛紛被突破,各種群眾抗議、示威請願、自力救濟、街頭遊行的事件,開始與西方民主國家接軌,民主意識開始深植民心。
1987年7月14日蔣經國總統發布命令,宣告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隨後並開放民眾赴中國探親,隨著解嚴黨禁也隨之解除,新的政黨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1988年元月解除報禁,同年蔣經國病逝,由李登輝繼任總統,成為台灣第一位台籍國家元首。1990年李登輝正式當選第8任總統,進一步確認李登輝時代來臨,同年的野百合學運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
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同年底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全面退職。1992年立法院通過修正刑法100條,取消「陰謀內亂罪」及「言論內亂罪」,台灣的言論自由獲更進一層保障。1993年起,台灣亦進行重返聯合國的工作,但在中國的反對下,迄今未能獲得突破性進展。
李登輝任內的多次修憲也確立台灣雙首長制的基礎。
民主化時期:1996~
1996年實施總統直接民選,李登輝成為台灣第一個直接由全民選出的總統。2000年第二次總統直選;由民進黨陳水扁當選,完成首度政黨輪替,確立了台灣政治開始由兩大黨輪替的開端,台灣的民主改革受到國際矚目與讚譽,陳水扁執政讓台灣本島的近期交通建設大幅度提升,包含高速鐵路、福爾摩沙高速公路與多條東西向高速公路以及雪隧皆在其任內完工。2008年馬英九代表中國國民黨選上總統台灣再次政黨輪替,馬英九錯誤的經濟政策以及過度仰賴中國成長的經濟造成台灣經濟成長停滯,也造成台灣貧富差距大幅度擴大以及對國民黨的過度傾中政策不安,以及服貿爭議引發太陽花學運,再加上馬政府始終無法有效解決食安問題。中共治港五十年不變的政策跳票以及香港直選特首一再拖延,且馬任期後期的馬習會也證明所謂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過是一場騙局,而產生對中國的不信任感,種下再度政黨輪替的主因。馬英九執政確立了台澎金馬6都3省轄市與13縣的區域劃分。2016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選上總統也宣告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與首位女性元首誕生,這也是台灣二戰後首次由非國民黨政黨首次完全執政,台灣民主化進程再度邁向新的里程碑,不過隨之而來的內外考驗才將展開,民進黨上任後提出包含東南亞與南亞(印度)的新南向與五+二新產業經濟政策,政治上則提出轉型正義與司法改革等政策。2016年美國參眾議院通過對台六項保證決議案。
目前台灣沒辦過奧運會、萬國博覽會、也沒舉辦過世界盃足球賽,僅有一位諾貝爾獎得主。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