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

智利簡介(Introduction to Chile)-2019



智利 Chile
正式國名
智利共和國,República de ChileRepublic of Chile
首都
聖地亞哥(Santiago)
領土
756,096.3平方公里。
政治體制
總統制
行政區域
智利分成十六個大區,十六個大區與首府分別為:
阿里卡和帕里納科塔大區(Región de Arica y Parinacota)-阿里卡(Arica)
塔拉帕卡大區(Región de Tarapacá)-伊基克(Iquique)
安托法加斯塔大區(Región de Antofagasta)-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
阿塔卡馬大區(Región de Atacama)-科皮亞波(Copiapó)
科金博大區(Región de Coquimbo)-拉塞雷納(La Serena)
瓦爾帕萊索大區(Región de Valparaíso)-瓦爾帕萊索(Valparaíso)
聖地亞哥首都大區(Región Metropolitana de Santiago)-聖地亞哥(Santiago)
奧伊金斯將軍解放者大區(Región del Libertador General Bernardo O'Higgins)-蘭卡瓜(Rancagua)
馬烏萊大區(Región del Maule)-塔爾卡(Talca)
紐布萊大區(Región de Ñuble)-奇里安(Chillán)
比奧比奧大區(Región del Bío-Bío)-康賽普西翁(Concepción)
阿勞卡尼亞大區(Región de la Araucanía)-特木科(Temuco)
河大區(Región de Los Ríos)-瓦爾迪維亞(Valdivia)
湖大區(Región de Los Lagos)-蒙特港(Puerto Montt)
伊瓦涅斯將軍的艾森大區(Región Aysen del General Carlos Ibáñez del Campo)- 科伊艾克(Coyhaique)
麥哲倫-智利南極大區(Región de Magallanes y de la Antártica Chilena)-彭塔阿雷納斯(Punta Arenas)
語言
智利通用西班牙語(但是當地西班牙語頗具自己特色)。馬普切語、南玻利維亞克丘亞語、艾馬拉語、拉帕努伊語是土著語言。在智利南部部分地區,也有人使用德語。
宗教
70%的人信仰天主教,15%信仰新教,3.3%信仰摩門教,1%信仰耶和華見證人,8.3%的人沒有宗教信仰。
人種
智利人口17,574,003(2017)。是一個多民族的社會,這意味著這個國家的人是由許多國家移民後裔以及印第安人以及各種族混血人組成。在智利,59%的人口認為自己是歐洲白人後裔,25%的人口認為自己是麥士蒂索人(歐洲白人後裔和印第安人通婚形成的混血人),其餘為非洲黑人後裔、印第安人等其他民族。智利的白人主要由西班牙殖民者後裔組成(主要是西班牙人,安達盧西亞和巴斯克人),還有從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法國、希臘、德國、英國、荷蘭、克羅埃西亞、俄羅斯、波蘭、匈牙利等國移民到智利的,當然也有這些歐洲民族之間的混血人和從中東到智利的阿拉伯人後裔。非洲裔人口一直比較少,約占智利人口1.5%。多年來,智利亦接受了來自玻利維亞、厄瓜多、哥倫比亞、巴西、委內瑞拉、墨西哥、加拿大、美國、中美洲、烏拉圭、加勒比地區、巴拉圭、秘魯、中國、日本、韓國的移民。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智利的8%的人口認為自己是原住民族。
貨幣
智利披索(CLP$)
Flag Counter

歷史
在公元前3000年前,智利開始有人類居住。16世紀,西班牙人開始征服此地,並且建立殖民地。直至1820年後,智利自西班牙獨立。
早期歷史
智利的原居民是印第安人。十五世紀時期,其北部為印加帝國統領;南部則為阿勞坎人所控制。主要以農業生產和漁獵等為生。   
西班牙殖民時期(1530~1817)
15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法蘭西斯克·薩羅(Francisco Pizarro)征服印加帝國,並派遣他的夥伴迪高·阿爾馬格羅入侵智利,但遭印第安人襲擊而退回。1540年,皮薩羅派遣皮治奧·巴爾迪維亞再次侵入智利,並陸續建立聖地亞哥、康塞普西翁和瓦爾迪維亞等城鎮;智利遂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殖民時期的智利最初是由秘魯總督直接管轄。1778年,西班牙王室設置智利都督府和檢審庭作為智利的最高統治機構。西班牙殖民者侵佔大片土地,強迫印第安人從事農業勞動或 採掘貴重金屬,給當地人民造成嚴重災難。1810918日智利獨立戰爭,出生於聖地亞哥的白人推翻了殖民政權,成立獨立政府。181410月,秘魯總督派兵前來智利並恢復殖民統治。此後,智利人民起義不斷,並在貝爾納多·奧希金斯和何塞··聖馬丁的領導下在查卡布科大敗西班牙殖民軍。1818212日,奧希金斯正式宣布智利獨立,成立智利共和國。
智利共和國(1818-1891)
智利獨立後,奧希金斯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善民生,如取消貴族爵位、發展公立學校和鼓勵對外貿易等。此舉觸發了地主階層的不滿,加劇社會不同階層的矛盾。1823年,奧希金斯被迫辭職,流亡秘魯。1831年,保守黨上台執政,制定憲法賦予總統極大權力以確保地主階層的利益,並確立天主教為國教。在這期間,保守黨政府大力發展銅礦業,改善了智利的經濟。1879年,南美太平洋戰爭爆發,智利吞併了秘魯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還有玻利維亞的安托法加斯塔地區。1886年,荷西·巴爾馬塞特(José Balmaceda)上任。之後智利發生內戰,海軍軍官荷爾·蒙特(Jorge Montt)最終奪得政權。
國會共和時期(1891-1925)及總統時期(1925-1973)
此後,地主階級聯合大進出口商通過國會控制政府,開始了所謂「國會共和時期」(18911920)。這個時期,智利經濟有所發展。工人階級隊伍也逐漸成長起來,1909年成立了工人聯合會。1912年,在L·E·羅卡瓦隆領導下成立了社會勞工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資本家大規模在智利投資壟斷事業,智利資產階級力量也有所增長。1920年,自由聯盟候選人亞歷山德里·帕爾馬當選為總統。1925年,召開制憲會議,制定新憲法,規定選民直接選舉總統,實行政教分離,徵收累進稅,政府有權徵用私人財產。工人運動日益發展。1922年社會勞工黨改名為共產黨,並加入共產國際。1932年亞歷山德里·帕爾馬再次當選總統後,反民主傾向加劇,法西斯勢力日益猖獗。1936,激進黨、共產黨、社會黨、民主黨和勞工聯盟組成人民陣線。激進黨在人民陣線支持下執政,P·A·塞爾達(19381942)J·A·里奧斯·莫拉萊斯(19421946)岡薩雷斯·魏地拉(19461952)相繼任總統。前兩屆政府曾大力興辦學校,成立「生產開發公司」,發展民族工業,向農民貸款,發展對外貿易。與此同時,無產階級更加壯大。1941年國會選舉時,有18名工人代表被選入國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智利保持中立。1944年與蘇聯建立外交關係,1945年對軸心國宣戰。岡薩雷斯·魏地拉執政初期,曾吸收共產黨人入閣。1947年起,關押並流放大批共產黨人,鎮壓罷工工人,並和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斷交。1948年頒布<保衛民主法>,宣布共產黨為非法政黨。1952年,伊瓦涅斯·德爾坎波當選總統後,繼續執行對外追隨美國政策。由於美國資本的控制,智利民族工業發展非常緩慢;農業亦非常落後,全國70%的可耕地掌握在大地主手中。人民生活日益困苦,民族民主革命運動日益發展。
1958年,自由黨和保守黨支持亞歷山德里·羅德里格斯當選總統。1964,基督教民主黨領袖弗雷·蒙塔爾瓦當選總統後,曾對美資銅礦公司實行「智利化」(即合營);同時徵收地主的部分土地分配給農民。1970年,社會黨、共產黨、激進黨、統一人民行動運動、社會民主黨和獨立人民運動等 6個黨組成人民團結陣線,支持社會黨人阿連德·戈森斯當選總統。阿連德·戈森斯吸收共產黨人入閣,執政期間實行了一系列重大經濟和社會改革。19701215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阿連德·戈森斯的政策引起美國壟斷資本家和國內保守派的反對,美國夥同其盟國對智利實行經濟封鎖。至1973年初期,在阿連德的任期內,通貨膨脹率高達800%
皮諾切特獨裁時期(1973~1989)
1973911日軍人發動政變,推翻了阿連德·戈森斯政府。陸軍司令奧古斯圖·皮諾契特 (Augusto Pinochet)任「軍人執政委員會」主席。19746月,奧古斯圖·皮諾契特就任總統,19813月出任立憲總統。軍政府執政後,禁止政治活動,取締所有政黨。國內政局動盪,經濟困難,人民群眾對軍政府的不滿情緒日益強烈。在此期間,反政府活動加劇。
過渡至民主制(1989~)
19891214日,智利舉行總統和議會大選。基督教民主黨人帕特里西奧·艾爾溫(Patricio Aylwin Azócar)以聯合17個黨團的大聯盟收到55%的多數選票當選。帕特里西奧·艾爾溫之後,智利歷經數次民主選舉,民主政治進一步深化。
地理環境
智利南北距離4300多公里,位於安第斯山脈與太平洋之間,東西平均距離卻只有200公里(最寬處大約400公里左右),讓國土看起來相當狹窄,成為全世界國土最狹長的國家之一,因此智利亦有「絲帶國」稱號。
智利國土大致上可分為三個區域:
北部多山,許多山峰在6000公尺以上。在安第斯山脈的兩條山脊之間是阿他加馬沙漠。這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因副熱帶高壓壟罩,往往終年無雨。過去這裡盛產硝酸礦,現在主要是開發銅礦。這個地區較大的城市是安托法加斯塔及伊基克。
中部氣候地中海型氣候。這個區域土地非常肥沃,人口眾多。首都聖地牙哥就位在這裡。除此之外還有瓦爾帕萊索(港口)和康塞普西翁(工農業中心)是重要城市。
南部人煙稀少,降雨極豐富,狂風雷暴非常頻密。海岸前有許多島嶼以及峽灣。大陸南方有火地島,智利和阿根廷各占一半領土。火地島前的一個島上的合恩角是智利和南美洲的最南點。本區的北冰原與南冰原,是極地以外由冰川冰所構成的最大區域之一。
從西向東首先是一條狹窄的海岸,然後是山脈,然後是比較寬的高原。在中部這個高原很肥沃,可以被用作耕地和牧場。智利和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的邊界線是安第斯山脈的東山脊。
除此之外太平洋中的璜·費爾南德斯群島和復活節島也屬智利。
智利位於太平洋板塊及美洲板塊這兩大板塊的交界處,即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因此地震頻發。
智利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智利是世界上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又是世界上產銅和出口銅最多的國家,享有「銅礦王國」之美譽。境內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旱極。此外,智利也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天然硝石礦的生產國。
氣候
由於智利國土橫跨38個緯度,而且各地區地理條件不一,智利的氣候覆雜多樣包括多種形態,因此很難簡單的總結智利全國的氣候狀況。依據柯本氣候分類法,在智利國境內至少包括了七種主要的氣候亞類型,包括有北部阿塔卡馬沙漠的沙漠氣候到東部和東南部的高山苔原和冰川,復活節島上的濕潤亞熱帶性氣候,智利南部的海洋性氣候以及智利中部的地中海氣候最南邊的火地島天寒風勁、冰川密布。年平均降雨量在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為12.7毫米,在聖地牙哥為375毫米,在南部的火地島為5800毫米。
全國大多數地區有四個季節:夏季(12月至2),秋季(3月至5),冬季(6月至8)和春季(9月至11)
十大城市
1.聖地亞哥(Santiago)
2.康塞普西翁(Concepción)
3.瓦爾帕萊索(Valparaíso)
4.拉塞雷納(La Serena)
5.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
6.特木科(Temuco)
7.伊基克(Iquique)
8.蘭卡瓜(Rancagua)
9.蒙特港(Puerto Montt)
10.阿里卡(Arica)
節慶
智利國定假日及節慶表
日期 假日 描述
11 元旦 新一年的第一天。
214 情人節 情人節被認為是對浪漫和浪漫愛情的重要文化、宗教和商業慶典。
4 18 濯足節 在復活節前的星期四的基督教節日,紀念耶穌基督的濯足和與使徒的最後晚餐
4 19 耶穌受難節 在復活節前的星期五的基督教節日。 紀念耶穌在加爾瓦略山(髑髏地)被釘十字架和他的死亡。
4 20 耶穌受難節翌日 紀念耶穌的身體在墳墓和地獄的慘痛中度過的日子的基督教節日。 這是耶穌受難日的第二天和復活節前一天。
3~4 月  復活節 基督教節日和假期慶祝耶穌從死裡復活。
51 國際勞動節 這是一個勞動者和工人階級的慶祝活動,在每年五月一日舉行,這是一個古老的歐洲春節。
521 海軍日 智利的國定假日。 選擇這一天是為了紀念1873521日星期三太平洋戰爭期間發生的伊基克戰役。
629 聖彼得和聖保羅節 為紀念使徒聖彼得和聖保羅在羅馬殉難的禮儀盛宴。 如果是落在周末,日期可能會更改。
716 芒特卡梅爾夫人 紀念聖母瑪利亞作為智利守護神的日子。
815 聖母蒙召升天 對於許多基督徒而言,聖母升天和聖母瑪利亞的天堂生日(瑪利亞被接納進入天堂的那一天)一樣重要。
918 國慶日 慶祝1810年成立第一屆政府委員會。
919 軍隊日 為紀念軍隊而慶祝的國定假日。
1012 哥倫布日 紀念克里斯多福·哥倫佈於1492年抵達美洲的慶祝活動。通常在1012日慶祝,但可能會根據1012日在一周中的哪一天而改動。
1031 改革日 一個新教徒的基督教宗教節日慶祝宗教改革的開始。 通常在1031日慶祝,但智利除外,它可能會根據改革日是星期幾而移至星期五。
111 萬聖節 所有基督徒聖徒的紀念日。
128 聖母無染原罪瞻禮 慶祝聖母無玷與聖母瑪利亞莊嚴的信仰。
1225 聖誕節 基督教用來紀念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西方基督教和一些東方教會通常將此節日定於1225日,東正教和大多數東方教會定於17日。
1231 除夕夜 一年之末(公曆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