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還包含較高比例的由水、氨、甲烷等結成的「冰」,與可以探測到的碳氫化合物。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只有49K(−224℃)。其外部的大氣層具有複雜的雲層結構,水在最低的雲層內,而甲烷組成最高處的雲層。天王星的組成主要是由冰和岩石所構成。
天王星主要是由岩石與各種成分不同的水冰物質所組成,其組成主要元素為氫(83%),其次為氦(15%)。在許多方面天王星(海王星也是)與大部分都是氣態氫組成的木星與土星不同,其性質比較接近木星與土星的地核部份,而沒有類木行星包圍在外的巨大液態氣體表面(主要是由金屬氫化合物氣體受重力液化形成)。天王星中心是岩石的核,中間是冰的地函,最外面是氫/氦組成的外殼,它的金屬成分是以一種比較平均的狀態分布在整個地殼之內。以可見光觀測天王星的表面呈現藍綠色,這是因為它的甲烷大氣吸收了大部分的紅色光譜所導致。天王星大氣層的成分和天王星整體的成分不同,主要是氫和氦以及甲烷。
天王星的內熱明顯的比其他太陽系的類木行星低,目前仍不了解天王星內部的溫度為何會如此低,大小和成分與天王星像是雙胞胎的海王星,放出至太空中的熱量是得自太陽的2.61倍,但天王星幾乎沒有多出來的熱量被放出。天王星在遠紅外線(也就是熱輻射)的部份釋出的總能量是大氣層吸收自太陽能量的1.06±0.08倍。
航海家的探測顯示天王星的磁場相對於其他太陽系行星的奇特處,一是他不在行星的幾何中心,而且磁場軸相對於自轉軸傾斜59°。磁極從行星的中心偏離往南極達到行星半徑的三分之一。這異常的幾何關係導致一個非常不對稱的磁層,在南半球的表面,磁場的強度低於0.1高斯,而在北半球的強度高達1.1高斯;在表面的平均強度是0.23高斯。
如同其他的巨行星,天王星也有環系統、磁層和許多衛星。天王星的環系統在行星中非常獨特,因為天王星自轉軸幾乎就躺在公轉太陽的軌道面上(推測可能有地球大小的天體撞擊天王星所產生的結果,而且可能是兩個不同的物體各自從兩北極先後撞擊),因而南極和北極也躺在其他行星的赤道位置上。從地球看,天王星的環像是環繞著標靶的圓環。
天王星有個複雜的行星環系統,它是太陽系中繼土星環之後發現第二個環系統。該環由大小公分到幾公尺的黑暗粒狀物質組成。目前已知天王星環有13個圓環,其中最明亮的是ε環。所有天王星行星環除兩個以外皆極度狹窄–通常只有幾公里寬。天王星環大概還相當年輕;動力學分析指出天王星環並非與天王星同時形成的。環中的物質可能來自被高速撞擊或潮汐力粉碎的衛星。而來自這些撞擊結果形成的眾多碎片中,只有少數幾片留存在對應到現今的環的有限數量穩定區域裡。而且天王星的衛星與環多擠在一個狹窄的區域,推測很可能是經過幾千次的互相撞擊而一再重生的衛星與環。
天王星有個複雜的行星環系統,它是太陽系中繼土星環之後發現第二個環系統。該環由大小公分到幾公尺的黑暗粒狀物質組成。目前已知天王星環有13個圓環,其中最明亮的是ε環。所有天王星行星環除兩個以外皆極度狹窄–通常只有幾公里寬。天王星環大概還相當年輕;動力學分析指出天王星環並非與天王星同時形成的。環中的物質可能來自被高速撞擊或潮汐力粉碎的衛星。而來自這些撞擊結果形成的眾多碎片中,只有少數幾片留存在對應到現今的環的有限數量穩定區域裡。而且天王星的衛星與環多擠在一個狹窄的區域,推測很可能是經過幾千次的互相撞擊而一再重生的衛星與環。
目前已知天王星有27顆天然的衛星,這些衛星的名稱出自莎士比亞和蒲柏的歌劇中。五顆主要衛星的名稱是「米蘭達」(天衛五)、「艾瑞爾」(天衛一)、「烏柏瑞爾」(天衛二)、「泰坦妮亞」(天衛三)和「奧伯龍」(天衛四)。天王星衛星系統的總質量是太陽系氣體巨星中最少的,天王星五顆主要衛星的總質量還不到海衛一的一半。
天王星
軌道半徑:19.229
AU
直徑(赤道):25,559
± 4km
質量:8.681x1025
kg
密度:1.29
g/cm3
赤道重力:8.96 m/s2
自轉週期:0.7183日
公轉週期:84.323年
軌道離心率:0.04441
表面溫度:
赤道重力:8.96 m/s2
自轉週期:0.7183日
公轉週期:84.323年
軌道離心率:0.04441
表面溫度:
1Pa | 76K(-197.2°C) | ||
0.1Pa | 53K |
自轉方向:由東向西
天王星的衛星系統在太陽系所有氣體巨行星中是總質量最小的,5顆最大衛星的質量總和不到海衛一的一半,而海衛一的質量在太陽系所有衛星中也只能排到第7位。天王星最大的衛星是天衛三,半徑約為788.9公里,不到月球的一半,但略大於土星第二大衛星土衛五,不過天衛三是太陽系第八大衛星。天王星的質量則相當於其所有衛星總和的1萬倍。
截至2013年,天王星已知擁有13顆內衛星,這些衛星的軌道都位於天衛五的內側。所有內衛星都和天王星環有緊密聯繫,這個環本身可能就是由一或多個內層衛星的碎片組成。天衛六和天衛七是最靠近天王星的兩顆衛星,並且也是天王星環中ε環的牧羊人衛星,而天衛二十六則是最外側μ環的來源。
天王星擁有5顆主群衛星,與天王星的距離從近到遠排列分別是:天衛五、天衛一、天衛二、天衛三和天衛四。其中天衛五直徑最小,為472公里,天衛三最大,有1578公里。這5顆衛星相對而言都是暗天體,其幾何反射率範圍在30%至50%之間,而球面反射率則在10%到23%之間。天衛二是其中最暗的衛星,天衛一則是最亮的。
天王星目前已知擁有9顆不規則衛星,這些衛星與天王星的距離遠大於天衛四。所有的不規則衛星都很可能是在天王星形成後不久捕獲的天體。
主要衛星
泰坦妮亞(Titania)-天衛三:是天王星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第八大的衛星。過去的火山活動讓表面覆滿了火山灰。有長達數千公里的大峽谷,可能是由於內部的水凍結、膨脹,撐裂了薄弱的外殼而形成的。其峽谷規模與火星上的水手號峽谷,或是土星的衛星泰塞斯的伊薩卡峽谷一樣。而表面則被一種黑色物質重新覆蓋過,可能是甲烷或水冰。
奧伯龍(Oberon)-天衛四:由近乎等量的冰體水和岩石構成,其內部可能分化出岩石內核及冰質地函。而在內核和地函之間可能還存在著一層液態水。天衛四的表面呈暗紅色,其主要地形是小行星和彗星撞擊後所形成的,並有許多直徑達到210公里的撞擊坑存在。天衛四表面存在峽谷(地塹)地形,該地形是天體演化初期因內部膨脹而形成的。
烏柏瑞爾(Umbriel)-天衛二:天衛二在形成初期常常被隕石撞擊,因此表面上有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在天王星所有衛星裡隕石撞擊坑數量僅次於天衛四。最大的隕石坑直徑至少有210公里。天衛二其中一個表面特徵是在旺達隕石坑(Wunda
crater)最低點的一圈明亮圓環。天衛二與天王星其它大型衛星一樣,可能是由天王星的吸積盤所組成。
艾瑞爾(Ariel)-天衛一:天衛一大約有70%是由冰(水冰與乾冰,可能也有甲烷冰)所構成的,而30%則是矽酸鹽(出現在新形成的霜附近,特別是年輕撞擊坑洞的噴發物質中)。最大及最古老的地質特徵是靠近南極的火山平原。南半球的中緯地區存在斷層、峽谷網絡與冰流動的跡象,並破壞火山平原的地區的表面。這些峽谷可能代表由伸張大地構造所造成的地塹。在峽谷中也可以見到一些平滑的物質與溝槽,這可能表示一些地層中蘊含著溫暖的冰(從天衛一內部所擠壓出來的)。
天衛一過去的地質活動被認為是受到潮汐加熱的影響,當時它的軌道離心率比現在更大。在形成初期天衛一似乎與天衛四產生4:1的軌道共振,雖然後來就沒有產生這樣的共振。共振也增加了天衛一的軌道離心率,導致天王星對於天衛一的潮汐力並不穩定,也造成它內部的溫度上升。
米蘭達(Miranda)-天衛五:米蘭達的表面也許主要是碎冰、低密度矽酸鹽和有機化合物組成的岩石。米蘭達表面殘破有如補丁的地形,表明在這顆衛星上曾有強烈的地質活動進行過,才會有巨大的峽谷交叉往來於表面。
冕狀物(coronae)的巨大溝槽結構可能是被溫暖的冰刺穿或湧出造成的。這種作用可能改變了衛星內部的密度分布,也可能造成米蘭達自身的重組。相似的情況相信也曾在土星的衛星恩塞拉都斯發生過。這種活動的能源被認為是來自天王星的潮汐力,可能在過去曾和其他天王星的衛星有軌道共振的關係。
米蘭達過去的地質活動可推測過去的軌道離心率比目前大,曾經歷過潮汐加熱。在形成初期,米蘭達曾經和烏伯瑞爾有3:1的軌道共振,之後才從那種狀態脫離。共振會使軌道離心率增加,隨著時間的變化,由天王星產生的潮汐力引起潮汐摩擦,導致衛星內部被加熱。
天王星的衛星
名稱 | 尺寸(km) | 質量(×1018kg) | 半長軸(km) | 軌道周期(天) | 軌道傾角(°) | 離心率 | 發現年份 | 發現者 |
天衛六 | 40 ± 6 (50 × 36) |
0.044 | 49,770 | 0.335034 | 0.08479° | 0.00026 | 1986 | 特里爾 (航海家2號) |
天衛七 | 43 ± 8 (54 × 38) |
0.053 | 53,790 | 0.376400 | 0.1036° | 0.00992 | 1986 | 特里爾 (航海家2號) |
天衛八 | 51 ± 4 (64 × 46) |
0.092 | 59,170 | 0.434579 | 0.193° | 0.00092 | 1986 | 史密斯 (航海家2號) |
天衛九 | 80 ± 4 (92 × 74) |
0.34 | 61,780 | 0.463570 | 0.006° | 0.00036 | 1986 | 賽諾特 (航海家2號) |
天衛十 | 64 ± 8 (90 × 54) |
0.18 | 62,680 | 0.473650 | 0.11125° | 0.00013 | 1986 | 賽諾特 (航海家2號) |
天衛十一 | 94 ± 8 (150 × 74) |
0.56 | 64,350 | 0.493065 | 0.065° | 0.00066 | 1986 | 賽諾特 (航海家2號) |
天衛十二 | 135 ± 8 (156 × 126) |
1.70 | 66,090 | 0.513196 | 0.059° | 0.00005 | 1986 | 賽諾特 (航海家2號) |
天衛十三 | 72 ± 12 | 0.25 | 69,940 | 0.558460 | 0.279° | 0.00011 | 1986 | 賽諾特 (航海家2號) |
天衛二十七 | ≈ 18 | 0.0038 | 74,800 | 0.618 | 0.1° | 0.0013 | 2003 | 肖沃爾特和 利斯奧爾 |
天衛十四 | 90 ± 16 (128 × 64) |
0.49 | 75,260 | 0.623527 | 0.031° | 0.00007 | 1986 | 賽諾特 (航海家2號) |
天衛二十五 | 30 ± 6 | 0.018 | 76,400 | 0.638 | 0.0° | 0.0012 | 1999 | 卡考斯卡 (航海家2號) |
天衛十五 | 162 ± 4 | 2.90 | 86,010 | 0.761833 | 0.3192° | 0.00012 | 1985 | 賽諾特 (航海家2號) |
天衛二十六 | ≈ 25 | 0.01 | 97,700 | 0.923 | 0.1335° | 0.0025 | 2003 | 肖沃爾特和 利斯奧爾 |
天衛五 | 471.6 ±
1.4 (481 × 468 × 466) |
65.9±7.5 | 129,390 | 1.413479 | 4.232° | 0.0013 | 1948 | 古柏 |
天衛一 | 1,157.8±1.2 (1162 × 1156 × 1155) |
1,353±120 | 191,020 | 2.520379 | 0.260° | 0.0012 | 1851 | 拉塞爾 |
天衛二 | 1,169.4±5.6 | 1,172±135 | 266,300 | 4.144177 | 0.205° | 0.0039 | 1851 | 拉塞爾 |
天衛三 | 1,576.8±1.2 | 3,527±90 | 435,910 | 8.705872 | 0.340° | 0.0011 | 1787 | 赫雪爾 |
天衛四 | 1,522.8±5.2 | 3,014±75 | 583,520 | 13.463239 | 0.058° | 0.0014 | 1787 | 赫雪爾 |
天衛二十二 | ≈ 22 | 0.0072 | 4,276,000 | −266.56 | 147.459° | 0.1459 | 2003 | 霍爾曼等人 |
天衛十六 | ≈ 72 | 0.25 | 7,230,000 | −579.50 | 139.885° | 0.1587 | 1997 | 格萊德曼等人 |
天衛二十 | ≈ 32 | 0.022 | 8,002,000 | −676.50 | 141.873° | 0.2292 | 1999 | 格萊德曼等人 |
天衛二十一 | ≈ 18 | 0.0039 | 8,571,000 | −758.10 | 166.252° | 0.2200 | 2001 | 霍爾曼等人 |
天衛十七 | ≈ 150 | 2.30 | 12,179,000 | −1283.4 | 152.456° | 0.5224 | 1997 | 尼科爾森等人 |
天衛二十三 | ≈ 20 | 0.0054 | 14,345,000 | 1694.8 | 51.455° | 0.6608 | 2003 | 謝潑德和 朱維特 |
天衛十八 | ≈ 50 | 0.085 | 16,418,000 | −1992.8 | 146.017° | 0.4448 | 1999 | 霍爾曼等人 |
天衛十九 | ≈ 48 | 0.075 | 17,459,000 | −2202.3 | 145.883° | 0.5914 | 1999 | 卡沃拉爾斯等人 |
天衛二十四 | ≈ 20 | 0.0054 | 20,900,000 | −2823.4 | 167.346° | 0.3682 | 2003 | 霍爾曼等人 |
探測計畫:
飛越任務(Flyby
missions)
Voyager
2 (1986)
軌道任務(Orbiter
missions)
NASA
ESA Uranus Pathfinder mission(proposed 2022)
NASA
Uranus orbiter(proposed 2018)
Source:NHK、discovery
channel 、NGC
、Wikipedia
、NASA
、ESA
、JAXA
、BBC
、CNN
、How
It Works、牛頓雜誌、科學人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