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巴西簡介(Introduction to Brazil)-2014


巴西Brazil
正式國名
巴西聯邦共和國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首都
巴西目前的首都是巴西利亞,之前曾經歷史次遷移,首先是在薩爾瓦多,然後設於里約熱內盧。1822年,議會首都提出遷都內陸的構想,最後於1960遷往巴西利亞。
領土
8,511,965平方公里
政治體制
總統制
行政區域
巴西共分26個州(estados)1個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巴西利亞。
巴西的區域與州分佈如下:
北部地區(North Region)
阿克里州(Acre)-里約布蘭科
阿馬帕州(Amapá)-馬卡帕,
亞馬遜州(Amazonas)-馬瑙斯
帕拉州(Pará)-貝倫
朗多尼亞州(Rodônia)-韋柳港
羅雷馬州(Roraima)-博阿維斯塔
托坎廷斯州(Tocantins)-帕爾馬斯
東北地區(Northeast Region)
阿拉戈斯州(Alagoas)-馬塞約
巴伊亞州(Bahia)-薩爾瓦多
塞阿拉州(Ceará)-福塔萊薩
馬拉尼昂州(Maranhão)-聖路易斯
帕拉伊巴州(Paraíba)-若昂佩索阿
伯南布哥州(Pernambuco)-累西腓
皮奧伊州(Piauí)-特雷西納
北里奧格蘭德州(Rio Grande do Norte)-納塔爾
塞爾希培州(Sergipe)-阿拉卡茹
中西地區(Central-West Region)
戈亞斯州(Goiás)-戈亞尼亞
馬托格羅索州(Mato Grosso)-庫亞巴
南馬托格羅索州(Mato Grosso do Sul)-大坎普
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巴西利亞
西南地區(Southeast Region)
聖埃斯皮里圖州(Espírito Santo)-維多利亞
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貝洛奧里藏特
里約熱內盧州(Rio de Janeiro)-里約熱內盧
聖保羅州(São Paulo)-聖保羅
South Region
巴拉那州(Paraná)-庫里蒂巴
南里奧格蘭德州(Rio Grande do Sul)-阿雷格里港
聖卡塔琳娜州(Santa Catarina)-佛洛里亞諾波利斯
語言
巴西曾受葡萄牙統治,以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然而,巴西的葡萄牙語深受印地安及非洲語言的影響,甚至有些地名、動植物名稱,都是沿用非洲方言。所以,葡萄牙文字典在巴西不是很好用,因為葡萄牙語在巴西,已經和發源地有很大的差異。另外,葡萄牙文雖然和西班牙語看起來很接近,但發音卻相差很多。不過,巴西人通常數聽得懂基本的西班牙語,至於英文,就不是那麼普遍了。
宗教
以天主教為主,全國天主教信徒數量也居世界之冠。不過,巴西的宗教信仰並不只限於天主教,還有許多來自當地當地的印地安信仰,以及由非洲黑奴所帶進來的非洲宗教。而且這些宗教對於天主教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形成今天特殊的巴西天主教,和正統天主教有點不同。
人種
人口總數約192,272,890人,居世界第五。不過,因為地域寬廣,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22個人。2/3的人口聚居於沿海一帶和大城市,第一大城聖保羅(Sao Paulo) 人口超過1900萬,而里約(Rio)人口也超過1000萬。目前巴西人口大多數的人口,都是葡萄牙人和印第安或非洲人的通婚的後裔。其實巴西一直鼓勵通婚政策,是美洲大陸實行種族聯姻最成功的國家。但這同時也表示印地安原住民文化延續的危機。在葡萄牙人進駐巴西之前,巴西一地的所有印地安人總數最少有七百萬人之譜,目前僅存二十萬左右,大多分布在亞馬遜流域。
貨幣
巴西里爾(RealR$)
Flag Counter
歷史
歐洲人抵達前
巴西這一帶的印地安人並沒有發展出安地斯山區般的大型政府組織,文字資料又都記載於易腐爛的材質,所以史學家很難探索巴西原住民的文化。大部份印地安部落以漁獵為生,少數以農耕為生,形成村落。音樂、舞蹈則是生活中很重要的東西。
葡萄牙殖民地時期
哥倫布前後共四次遠航美洲,卻從未到過巴西,這是一件讓人不解的事。至於誰是最早登陸巴西的人?一般認為是葡萄牙航海家卡布羅 (Pedro Cabral),其實這個發現也是很意外的。1500年,他從葡萄牙的里斯本 (Lison) 出發往南,沿著非洲海岸,計劃前往印度,卻不知為何偏離航道,沒有繞過好望角,而是向西越過大西洋,在今天的Porto Seguro上岸,將這裡命名為聖十字架島 (Terra da Vera Cruz),後來才發現,這裡根本不是一個島,而是美洲大陸的一部份。 葡萄牙人相繼來到此地,卻有點失望,因為印地安人原始的工藝技巧,在當時並沒有引起16世紀初歐洲人的興趣。唯一令他們感興趣的,是一種名為“pau do brasil” 的珍貴紅木,除了是上等木材原料之外,木質中還可提煉紅色染料,而當時的歐洲正好風行紅色服裝。“pau do brasil” 被大量進口到葡萄牙,大家也因此漸漸地稱這地方為Brazil。 葡萄牙人很快就發現巴西的氣候很適合種植甘蔗,但種植甘蔗需大量人力,印地安人因此淪為蔗園奴隸,而販賣印地安人奴隸也成為一種貿易。主要從事奴隸販賣的都是葡萄牙人和原住民的混血人士,稱為Bandeirantes,他們甚至遠至安地斯山區尋找奴隸來源。耶穌會成員同情印地安人的處境,在靠近巴拉圭及阿根廷邊境一帶,建立堡壘抵抗Bandeirantes 的野蠻行為,但終究不敵葡、西聯軍,耶穌會甚至從此被趕出巴西。 十七世紀時,非洲的黑奴大量取代印地安奴隸在殖民地的地位,他們的工作態度較好,也比較不易被歐洲疾病傳染,但卻不甘處於奴隸的地位,許多逃走的奴隸在深山叢林裡重新開始生活,有的甚至還建立國號,從事農耕,自給自足,但終究不敵實力較強的葡萄牙軍隊而告終亡。1690年,南部的密納斯赫洛斯 (Minas Gerais) 發現金礦,巴西人和葡萄牙人蜂湧而至,開始淘金的黃金歲月。但是巴西的經濟並沒有因此得到改善,真正得到好處的只有葡萄牙王室及貿易商。
巴西共和國
1807年,拿破崙軍隊進軍里斯本 (Lisbon) 前夕,葡萄牙王子若奧六世 (Dom Joao VI) 逃往巴西,宣布里約熱內盧 (Rio de Janeiro)成為葡萄牙殖民帝國的統治中心,並大舉建設巴西,給予巴西和葡萄牙一樣的地位,並改國號為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1821年若奧六世的兒子佩德羅一世 (Don Pedro I) 繼位。1822年,葡萄牙國會決議撤銷巴西的中央管理機構,將巴西再度降為殖民地的地位,佩德羅一世為保留在巴西的權力,於同年97日發出「不自由、毋寧死」的口號,正式與葡萄牙決裂,建立了巴西帝國,這一天也成為巴西的獨立日和國慶日。1825829日,葡萄牙被迫承認巴西的獨立地位。 十九世紀,咖啡取代蔗糖,成為巴西最主要的輸出品,產量曾佔全世界咖啡總產量的3/41889年,巴西王室被軍閥放逐,其實軍閥的背後有咖啡財團的大力支持。新的巴西共和國採用美式憲法,但有四十多年的時間,總統一直受到軍方的控制。19世紀末,出現短暫的回歸葡萄牙王室運動,活動根據地位於康努多(Canudos) 城,軍方最後殺光全城居民,包括老弱婦孺。雖然全城被殺,但這事件還是被寫成小說,流傳於世。咖啡一直是巴西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但1929年的全球經濟大恐慌,卻導致咖啡消費的縮減,以種植咖啡為經濟後盾的當權政府,也因此元氣大傷。反對陣營的瓦格斯(Vargas)趁機取得政權,運用高明的政治手腕,執政達25年之久。
近代巴西
1956年庫柏契克(Juscelino Kubitschek)當選總統,他以大手筆建立新首都--巴西利亞 ,此舉卻大大地傷害巴西的經濟成長。1960年代,受到世界性經濟衰退的影響,以及對共產黨的恐懼,巴西岌岌可危的民主政治又再度受到摧殘,1964 年巴西發生軍事政變,建立了軍人獨裁統治,直到19851月末才結束。1989年總統大選,寇勒(Fernando Collor de Mello)當選,原本誓言解決貪污和通貨膨脹嚴重的問題,卻諷刺地在199212月因賄賂而下台。副總統法朗哥(Itamar Franco)繼任,他推行的經濟政策有效地穩固了巴西內政,而推行經濟政策有功的首相卡多索(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 被選為繼任總統至今,施政廣受好評。卡多索原本是社會學教授,他試圖在經濟成長與社會正義之間求得平衡,然而,這個工作是艱困的。所以目前巴西仍有許多待解決的社會問題。2002年,盧拉··席爾瓦成為巴西歷史上第一位通過民主選舉取得政權的左派總統,20061029日成功連任。
20101031日,巴西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勞工黨女候選人迪爾瑪·羅塞夫當選巴西史上第一位女總統,並且表示要繼承前盧拉政府的對內外政策。
巴西農業(咖啡與甘蔗年產量與出口量皆居世界第一,大豆則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畜牧業(是世界肉類重要出口國)、礦業、製造業、汽車業、航太業和服務業較為發達,勞動力充足,對世界市場影響日益擴大。主要出口商品有:咖啡、大豆、鐵礦石、柳橙汁、鋼鐵、飛機等。 至今,巴西已辦過ㄧ次世界盃足球賽並將於2014年再次舉辦世界盃足球賽(巴西是世界杯史上拿過最多冠軍的國家共五次,也是史上唯一每次皆進入會內賽的國家,並且也拿下兩次亞軍與季軍,可說是名符其實的足球王國,不過最近兩次的世界杯卻都在四強賽前就被淘汰了。),巴西甲組足球聯賽(Campeonato Brasileiro Série A)在世界也擁有不少球迷。巴西除了足球外排球與籃球也是其運動強項,並將於2016年於里約熱內盧舉辦南美洲第一次的夏季奧運會。目前共舉辦過一次世界博覽會巴西的科技水準雖不算世界頂尖但也有其獨特之處,不過巴西目前僅有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算是美中不足。
地理環境
巴西全國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是全世界第五大國家,陸地面積僅次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以及中國。地理位置尤其重要,和大多數的南美國家相鄰,只有智利和厄瓜多除外。地形以高原和平為主,高原面積佔全國的二分之一:北部是圭亞那高原,內布利納峰海拔3,014公尺,為全境最高點。東部為巴西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高原,北低南高。巴西高原的東部邊緣像個大陡崖,由800多公尺陡降至海平面。再往東是沿海平原,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都在這一區。 圭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是廣的亞馬遜雨林,佔全國積的1/3。亞瑪遜河是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與流域最廣的河流,佔全球淡水量的20%。不過近幾十年來由於過度的開發已經使亞馬遜雨林的面積大為縮小,不過目前巴西政府已經開始重視此一事件並減緩其開發速度,希望能讓地球的肺可以長久保持下去。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著名的伊瓜蘇瀑布就位於其支流上。南部地區多丘陵,大部分人口居住於此,是農業基地。大西洋沿岸有數條山脈,最高海拔2,900公尺。
氣候
位於南半球的巴西,氣候和台灣正好相反。聖保羅、里約熱內盧等高原城市,平均氣溫約19度,氣候宜人。6-8月是冬季,但較冷的區域也只限於里約熱內盧以南,那裡的冬季均溫約為攝氏13 -18度,偶會下雪。 巴西大致位於赤道和南迴歸線之間,所以氣候以熱帶濕熱氣候為主。全年都容易有陣雨,不過這種午後雷陣雨型的氣候,通常不會響影旅行的行程。至於東北部的瑟道(Sertao)一帶,因為雨季分佈不均,容易有豪雨和週期性的旱災。亞馬孫平原為赤道多雨氣候,巴西高原為熱帶乾濕季氣候,最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偶見霜雪。亞馬遜平原降水豐沛,東北部地區略為乾燥。亞馬遜流域的雨量居全國之冠,這裡的平均溫度約27℃,雖然不如大家想像的那麼熱,但溼度高得令人難以忍受。造訪的時間以6-8月的乾季最為適宜。
十大城市
1. 聖保羅(São Paulo) 
2. 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 
3. 薩爾瓦多(Salvador) 
4. 巴西里亞(Brasília)
5. 波塔雷薩(Fortaleza)
6. 貝洛奧里藏特(Belo Horizonte)
7. 庫里奇巴(Curitiba)
8. 瑪瑙斯(Manaus)
9. 雷瑟飛(Recife)
10. 阿雷格里港(Porto Alegre)
節慶
1/1
新年
1/6
主顯節( Epiphany)
2
(每年日期不同)
嘉年華會 (Carnival ):各地區舉行的時間不太一樣。里約熱內盧的嘉年華是公認最華麗熱鬧的一個慶典,通常在2月舉行。
3-4
(每年日期不同)
復活節(Easter)
4/21
Tiradentes Day:紀念Tiradentes這位獨立運動英雄
5/1
五月節 (May Day)
6
聖體節 (Corpus Christ)
9/7
獨立紀念日(Independence Day )
10/12
守護神節 (Our Lady of Aparecida Day)
11/2
亡靈日(Finados)
11/15
巴西共和國建立紀念日Proclaimation Day
12/25
聖誕節( Christmas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