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前蘇聯傳統分類以及美國2009年後戰鬥機分類方式的第三代戰鬥機,主要是指1960年代後出現的戰鬥機,其特色為中低空機動靈活性高、配備先進雷達設備、加強空對空飛彈應用(例如進行視距外空戰(BVR-Beyond Visual Range))等。因此美國早期的第三代戰鬥機設計者甚至認為未來空戰將完全由飛彈主宰,空戰不會進入纏鬥,所以一開始並未加入機砲的設計,也導致美國當時最先進的早期型F-4在越戰時因為沒搭載機砲,跟靈活的越共MiG-21進行纏鬥時,才會得不到任何優勢,也因此後來F-4才又加入機砲。
第三代戰鬥機最早出現於1960年代,此代戰鬥機將前兩代噴射戰鬥機累積的使用經驗以及各種武器與機體的試驗結果加以整合。許多高速飛行時的異常現象和控制問題在此代已經獲得相當程度的解決,高後掠角度的機翼設計已經不再受到青睞,三角翼和幾何可變機翼與後掠角度小於45度的梯形翼逐漸成為設計的主流。發動機的輸出透過耐高溫特殊材料和冷卻技術而更上一層樓。雷達與各類航電系統逐漸成熟與複雜化,本代戰鬥機已經幾乎看不到機鼻進氣口,因為要配合大型雷達天線的安裝,而大型的航空雷達與航電設備需求使得戰鬥機的大小和成本迅速高漲。
第三代戰鬥機基本上已將空對空飛彈當作標準武裝之一,並且在越戰、六日戰爭與印巴邊界衝突中大量使用,不過這幾場戰爭對AAM使用經驗對於空對空飛彈系統本身來說多半是負面評價。但隨著AAM性能的不斷提升,其重要性以及發展的方向逐漸在各國受到重視,也打下日後各種新式空對空飛彈的基礎,間接催生了第四代海軍戰鬥機的霸主-搭配半主動雷達長程鳳凰AAM的F-14雄貓戰鬥機。
在前兩代噴射戰鬥機的發展當中,單一用途的攔截機與戰鬥轟炸機進展到這個地步,受惠於戰鬥機各項系統的進步,尤其是雷達與航電的功能以及效能的大幅度提升,使得第三代的戰鬥機開始由單任務導向趨向多任務、多用途的路線,就是戰鬥機搭配不同的武器與航電裝備就可以進行防空、對地、對艦、電子戰甚至也可以進行戰術轟炸任務。第三代的戰鬥機以F-4、F-5、MiG-25為主要代表機種。目前多數主流國家的第三代戰鬥機已漸漸退出現役,僅保留少數作為訓練用或者實驗驗證用,可說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了。
法國
幻象F1型戰鬥機
超級軍旗攻擊機(海軍)
伊朗
HESA Azarakhsh
以色列
幼獅戰鬥機
義大利/美國
F-104星式戰鬥機
日本
三菱F-1戰鬥機
中國
殲-8
南非
Atlas Cheetah
前蘇聯
MiG-25戰鬥機
Su-15攔截機
Su-17攻擊機
Tu-28
瑞典
SAAB 37雷電式戰鬥機
英國
海獵鷹戰鬥攻擊機(海軍)
英國/美國
AV-8獵鷹II式攻擊機(海軍)
美國
F-4幽靈II戰鬥機
F-5A/B自由鬥士戰鬥機
F-5E/F虎II式戰鬥機
計畫終止的機型
法國
Dassault Mirage F2(1966年6月12日首飛)
Dassault Mirage G(1967年11月18日首飛)
Dassault Mirage IIIV(1967年11月18日首飛)
中國
殲-12(1970年12月26日首飛)
巴基斯坦
Project Sabre II(Project Abandoned)
前蘇聯
Mikoyan-Gurevich Ye-8(1962年9月11日首飛)
Mikoyan-Gurevich Ye-150/Ye-151/Ye-152(1959年7月10日首飛)
英國
Hawker P.1121(未曾建造)
Hawker Siddeley P.1154(未曾建造)
美國
Bell D-188A(未曾建造)
Douglas F5D Skylancer(1956年4月21日首飛)
Douglas F6D Missileer(未曾建造)
General Dynamics/Grumman F-111B(1965年5月18日首飛)
Grumman XF12F(未曾建造)
X-27試驗機(未曾建造)
YF-12戰鬥機(1963年8月7日首飛)
XF-108輕劍戰鬥機(未曾建造)
XFV-12戰鬥機(無法飛行)
Vought XF8U-3 Crusader III(1958年6月2日首飛)
西德
EWR VJ 101(1963年4月10日首飛)
VFW VAK 191B(1971年9月20日首飛)
Reference
Multilingual Wikipedi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