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哺乳綱Mammalia
亞綱:獸亞綱Theria
目:
美洲有袋超目Ameridelphia
- 負鼠目Didelphimorphia
- 鼩負鼠目Paucituberculata
澳洲有袋超目Australidelphia
- 微獸目Microbiotheria
- 袋鼬目Dasyuromorphia
- 袋狸目Peramelemorphia
- 袋鼴目Notoryctemorphia
- 雙門齒目Diprotodontia
- 袋犬目Sparassodonta†
- 迴旋鏢齒目Yalkaparidontia†
有袋類動物包括袋鼠(kangaroo)、無尾熊(koala)、袋熊(wombat)、袋獾(Tasmanian devil)、袋鼬(quoll)、袋狸(bilby)、袋貂/澳洲負鼠(possum)和美洲負鼠(opossum)等動物,是一種成年雌性個體身上具有典型育幼袋的哺乳類動物,並沒有發展出胎盤,幼獸在還沒發育完全就會出生,必須先到成體母獸的育兒袋發育至成熟。現存物種主要分布於澳洲及附近島嶼以及南美洲,也有少數生活於中美洲與北美洲,而世界其他地方僅剩化石紀錄。
目前已知的有袋類共約有334個物種,其中超過200種生活於澳洲及其附近島嶼。而在美洲地區也有約100個現存物種,多數生活於南美洲。不過經歷了「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的過程之後,中美洲也有13個物種,北美洲則有1個物種。
根據M.J.
Spechttn在1982年所發布的化石證據,顯示有袋類並非如早期理論認為是胎盤類的原始型態,而是與胎盤類約在中生代分別演化成型的不同種類哺乳動物。
關於有袋類的早期演化歷程有許多不同的理論。其中一種理論認為,有袋類是在北美洲演化成型,並且從北美洲經由歐洲散布到亞洲及非洲,之後在南北美洲分離(後來再度相連)以前到達南美洲。接著再經由南極洲來到當時已有胎盤類生存的澳洲。另一種理論認為,有袋類是在澳洲演化成型,之後才經由南極洲到達南美洲與北美洲。
在世界多數的大陸上,胎盤類的發展遠比有袋類成功,且多數有袋類動物已經滅絕。不過在南美洲至今仍有許多屬於有袋類的負鼠留存。在第三紀時期,還有一些有袋類成為了掠食者,例如古鬣狗(Borhyaenidae)與袋劍虎(Thylacosmilus)。在澳洲,由於沒有胎盤哺乳類的競爭,有袋類成為了支配性的動物但大型掠食性有袋類已經絕種(胎盤哺乳類僅有囓齒類與蝙蝠,而人類移民引入的胎盤哺乳類如野兔、野狗與野貓都對澳洲造成生態災難,尤其野狗的引進更導致袋狼無法競爭而於二十世紀初滅絕)。
有袋類在分類學上命名為有袋下綱(Marsupialia)或後獸下綱(Metatheria),其中主要可分兩大類:美洲有袋類與澳洲有袋類。而微獸目(Microbiotheria)雖然生存於於南美洲,但親緣關係可能與澳洲有袋類較接近。有袋類中有許多生活在樹上的小型動物,例如美洲負鼠和澳洲負鼠。
美洲有袋超目Ameridelphia
負鼠目Didelphimorphia(93種)
- 負鼠科Didelphidae
鼩負鼠目Paucituberculata(6種)
- 新袋鼠科Caenolestidae
澳洲有袋超目Australidelphia
袋犬目†Sparassodonta
迴旋鏢齒目†Yalkaparidontia
智魯負鼠目Microbiotheria(1種)
- 微獸科Microbiotheriidae
袋鼬目Dasyuromorphia(71種)
- 袋狼科†Thylacinidae
- 袋鼬科Dasyuridae
- 袋食蟻獸科Myrmecobiidae
袋狸目Peramelemorphia(24種)
- 兔袋狸科Thylacomyidae
- 豚足袋狸科†Chaeropodidae
- 袋狸科Peramelidae
袋鼴目Notoryctemorphia(2種)
- 袋鼴科Notoryctidae
雙門齒目Diprotodontia(137種)
- 無尾熊科Phascolarctidae
- 袋熊科Vombatidae
- 雙門齒科†Diprotodontidae
- 袋貂科Phalangeridae
- 鼯科Burramyidae
- 蜜貂科Tarsipedidae
- 袋鼯科Petauridae
- 環尾袋貂科Pseudocheiridae
- 鼠袋鼠科Potoridae
- 樹袋貂科Acrobatidae
- 麝袋鼠科Hypsiprymnodontidae(現存1種)
- 袋鼠科Macropodidae
- 袋獅科†Thylacoleonida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