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3年4月16日 星期日

恆星(Star)-2023

 



image source:Internet & Wikipedia

恆星是一種宇宙天體,由重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顆球型發光電電漿,太陽系的唯一恆星就是太陽,在多數的宇宙恆星系統裡,一個星系(star system)通常有兩顆以上的恆星。在地球的夜可以肉眼清楚看見的其他恆星,幾乎全都在銀河系內,但由於距離都是以光年(換算9兆4600億公里,將近10兆公里)計算相對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一天文單位約1億5千萬公里)相比十分遙遠,這些恆星在地球上看起來是固定不動的發光點,但隨著太陽繞行銀河系中心轉動,這些恆星在遙遠的未來也會產生位置上的相對變動。歷史上,人類觀測可見的顯著恆星被組成一個個的星座和星群,而最亮的恆星在不同國家多有專有的傳統名稱,比如目前最常使用的八十八個星座。天文學家組合成的恆星目錄,提供了許多不同恆星命名的標準。 恆星會在核心進行元素的核融合反應,從恆星的內部將能量向外傳輸,經過漫長的傳播路徑,然後以光或粒子的模式從表面輻射到外太空。一旦核心的核燃料用盡,恆星的生命就將結束,且依恆星的質量大小有不同的結局。恆星的核心終其一生都在進行核融合反應,在生命的盡頭,恆星也會包含簡併物質。天文學家經由觀測其在空中的運動、亮度和光譜,可以確認一顆恆星的質量、年齡、金屬量(化學元素的豐度),和許多其他屬性。一顆恆星的總質量是恆星演化和決定最終命運的主要因素:恆星在其一生中,包括直徑、溫度和其他特徵,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會變化,而恆星周圍的環境會影響其自轉和運動。描繪眾多恆星的溫度相對於亮度的圖,即赫羅圖(H-R),可以讓我們測量一顆恆星的年齡和演化的狀態。

恆星的生命開始於氣態星雲(主要由氫、氦,以及其他微量原子量大的元素所組成)發生重力坍縮開始的。一旦核心有了足夠的壓力與密度,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就可以穩定的持續進行,釋放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恆星內部的其他部分會進產生分層作用,形成輻射層和對流層,將能量向外傳輸;恆星內部的壓力能防止其因自身的重力繼續向內坍縮。恆星一旦耗盡了核心的元素無法再進行融合反應,就會死亡轉變成另一種星體,並依恆星的質量大小而轉換。

Flag Counter

所有的恆星,有生之年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主序星,主要是經過融合氫元素產生氦。然而,不同質量的恆星在其演化階段有著截然不同的性質,大質量恆星不僅最終的命運和低質量恆星截然不同,它們的亮度和對周遭環境的衝擊也不同。因此,天文學家經常以質量將單一恆星分成不同的群組:

  • 低質量的恆星:質量少於0.5太陽質量的恆星不會演化進入漸近巨星分支(AGB)通常會形成為紅矮星,其壽命是所有恆星最長的,理論估計可能會長達一兆年左右甚至更長,目前宇宙還未發現此類恆星進入死亡的狀態

  • 低質量恆星(包括太陽)是質量超過0.5太陽質量,但未超過1.8-2.2太陽質量的恆星,會演化進入AGB(依據它們的組成),在那裏演化出簡併的氦核,形成白矮星

  • 中等質量恆星4-5個太陽質量會經歷氦融合和演化出簡併的碳-氧核。

  • 大質量恆星的質量至少是7-10太陽質量,但也可能低至56太陽質量。這些恆星在生命的後期經過碳融合,最後融合到鐵,再產生更高原子量的元素,由於融合鐵並不會產生能量而是吸收能量,大質量核心因此無法承受如此龐大的重力,最後坍縮超新星(supernova hypernova)爆炸結束一生,最終並產生中子星或黑洞


但由於宇宙恆星系通常有兩顆以上的恆星,這些星系的恆星也會由於伴星的不同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演變結果,甚至互相撞擊,或者有伴星被甩出的而成為流浪恆星的狀態。

目前,大多數的恆星都使用摩根-肯納分類法(MK/Morgan–Keenan)的系統以字母OBAFGK、和M,從最熱的(O)依序排列到最冷的(M)。每個字母項下再用數字從09細分為10個次分類,其中0是最熱的,9是最冷的;例如A8A9F0、和F1是從熱到冷的順序。這個序列已經擴展至其恆星和類似恆星的天體,像是D表示是白矮星,SC是碳星。

MK系統中,使用羅馬數字將光度添加到光譜類型中。這是依據恆星光譜中某些吸收線的寬度,因為這些譜線會隨著大氣密度而變化,因而將恆星區分出巨星和矮星。光度分類的0Ia+用於特超巨星,I用於超巨星,II用於亮的巨星,III用於正常的巨星,IV用於次巨星,V用於主序星,VI(sd)用於次矮星,和VII(D)用於白矮星。完整的太陽光譜類型是G2V,表示是一顆表面溫度5,800K的主序星。



Class

Effective temperature

Vega-relative chromaticity

Chromaticity (D65)

Main-sequence mass
(solar masses)

Main-sequence radius
(solar radii)

Main-sequence luminosity(bolometric)

Hydrogen
lines

Fraction of all
main-sequence stars

O

30,000 K

blue

blue

16 M☉

6.6 R☉

30,000 L☉

Weak

~0.00003%

B

10,000–30,000 K

blue white

deep blue white

2.1–16 M☉

1.8–6.6 R☉

25–30,000 L☉

Medium

0.13%

A

7,500–10,000 K

white

blue white

1.4–2.1 M☉

1.4–1.8 R☉

5–25 L☉

Strong

0.6%

F

6,000–7,500 K

yellow white

white

1.04–1.4 M☉

1.15–1.4 R☉

1.5–5 L☉

Medium

3%

G

5,200–6,000 K

yellow

yellowish white

0.8–1.04 M☉

0.96–1.15 R☉

0.6–1.5 L☉

Weak

7.6%

K

3,700–5,200 K

light orange

pale yellow orange

0.45–0.8 M☉

0.7–0.96 R☉

0.08–0.6 L☉

Very weak

12.1%

M

2,400–3,700 K

orange red

light orange red

0.08–0.45 M☉

0.7 R☉

0.08 L☉

Very weak

76.45%

Reference

Multi-Lingual Wikipedia

NGC

Discovery Science Channel

Discovery Channe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