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戰大致分為三個領域:電子攻擊(EA/ECM)、電子防護(EP/ECCM)以及電子戰支援(ES/ESM)。在這三個領域中,電子防護主要涉及軟體措施。因此,作為硬體的電子戰飛機通常會側重於裝備電子攻擊或電子戰支援。專注於電子攻擊的機體可分為以電子對抗措施(ECM)為主的電子干擾機,以及以ARW(對電波輻射源武器/Anti-Radiation Weapons )為主的SEAD(壓制敵方防空/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ses)機。而專注於電子戰支援的機體則通常被稱為電子偵察機,這類飛機不僅用於為作戰指揮官提供電子戰支援,還應用於情報活動領域的SIGINT(包括COMINT、ELINT等)。此外,也有電子戰訓練機,透過故意干擾友方雷達來模擬訓練中的電子戰環境。
電子作戰(Electronic Warfare,EW)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領域與集合前三種的多功能型 :
1. 電子攻擊(Electronic Attack,EA/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ECM )
定義: 使用電磁能量、定向能量或反輻射武器攻擊敵方人員、設施或裝備,以達到癱瘓、摧毀或削弱敵方作戰能力的目的。
手段:
電磁脈衝攻擊: 使用高功率微波或雷射產生強大的電磁脈衝,對敵方電子設備造成損壞。
反輻射飛彈: 導引頭能夠追蹤雷達訊號,攻擊敵方雷達系統。
電子干擾: 發射干擾訊號,阻礙敵方雷達、通信等系統正常運作。
欺騙式干擾: 產生虛假訊號,誤導敵方雷達或通信系統。
目的:
削弱或摧毀敵方電子系統。
干擾敵方指揮和控制。
降低敵方武器效能。
2. 電子防護(Electronic Protection,EP/Electronic Counter-Counter Measures ECCM )
定義: 採取措施保護己方人員、設施或裝備免受敵方電子攻擊的影響。
手段:
隱蔽: 減少己方電子訊號的洩露,降低被敵方偵測到的機率。
抗干擾: 採用抗干擾技術,使己方電子系統能夠在敵方干擾下正常運作。
誘餌: 設置假目標,誘騙敵方電子攻擊。
強化: 增強己方電子系統的抗電磁脈衝能力。
目的:
確保己方電子系統的正常運作。
提高己方人員、設施和裝備的生存能力。
3. 電子戰支援(Electronic Warfare Support,ES/Electronic Support Measures ESM )
定義: 對敵方電磁環境進行偵察、識別和分析,為電子攻擊和電子防護提供情報支援。
手段:
訊號情報收集: 偵聽、截獲和分析敵方雷達、通信等訊號。
電子情報分析: 對收集到的電子情報進行分析,了解敵方電子系統的部署、性能和意圖。
威脅評估: 評估敵方電子攻擊能力,為己方電子防護提供參考。
目的:
掌握敵方電子作戰動態。
為電子攻擊和電子防護提供決策依據。
4.多功能電子作戰機(Multi-role Electronic Warfare Aircraft):
這類飛機可以同時執行多種電子作戰任務,包括電子戰支援、電子攻擊和電子防護。例如,美國空軍的EC-130H Compass Call就是一種多功能電子作戰機。
總結
電子作戰是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貫穿於整個作戰過程,對戰爭的勝負起著重要作用。電子攻擊、電子防護和電子戰支援三個領域相互關聯、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完整的電子作戰體系。
電子作戰機(Electronic Warfare Aircraft)是專門用於執行電子戰任務的軍用飛機,主要功能包括干擾敵方雷達、通訊系統,收集情報,或保護己方單位免受電子威脅。根據其任務和功能,電子作戰機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電子干擾機(Electronic Jamming Aircraft)
主要任務是通過發射強大的電磁信號,干擾或癱瘓敵方的雷達、導航系統或通訊設備。
例子:美國的EA-18G「咆哮者」(Growler)、俄羅斯的Su-24MP。
信號情報收集機(SIGINT Aircraft)
專注於截取和分析敵方的電子信號(如無線電通訊、雷達信號),以提供情報支持。
例子:美國的RC-135「鉚接」(Rivet Joint)、俄羅斯的Il-20M。
電子壓制與防禦機(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Aircraft)
配備電子對抗設備,用於保護己方飛機或艦隊,應對敵方的飛彈或雷達鎖定。
例子:美國的EC-130H「羅盤呼叫」(Compass Call),專門壓制敵方通訊。
多功能電子戰平台(Multi-Role Electronic Warfare Aircraft)
結合干擾、情報收集和壓制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電子作戰機,通常由戰鬥機或轟炸機改裝而成。
例子:歐洲的「疾風」(Rafale)或F-35(搭載電子戰套件時)。
無人電子作戰機(Unmanned Electronic Warfare Aircraft)
隨著無人機技術發展,部分電子戰任務由無人機執行,具有低成本和高靈活性。
例子:美國的MQ-9「收割者」(Reaper)在特定配置下可執行電子戰任務。
這些分類並非絕對,有些機型可能同時具備多種功能,具體取決於其搭載的電子設備和任務需求。
電子作戰機載台是指搭載電子作戰系統的飛機平台。這些平台可以是專門設計的電子作戰飛機,也可以是改裝自其他類型的飛機,例如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等。
電子作戰機載台的主要類型:
專用電子作戰飛機: 這些飛機經過特別設計,具備強大的電子戰能力,例如美國的 EA-18G Growler、EA-6B Prowler 等。
多用途戰鬥機: 一些多用途戰鬥機也具備一定的電子戰能力,戰鬥機加裝特定的電子夾艙後,可以執行電子干擾、偵察等任務,特別是西方4.5代以後的戰鬥機,例如美國的 F-35 Lightning II、F-16V、法國Rafale等。
轟炸機: 一些轟炸機也具備一定的電子戰能力,可以執行電子干擾、偵察等任務,例如美國的 B-52 Stratofortress、B-2 Spirit 等。
運輸機: 一些運輸機可以改裝成電子戰飛機,執行電子偵察、干擾等任務。
無人機: 無人機也可以搭載電子作戰系統,執行電子偵察、干擾等任務。
電子作戰機載台的主要功能:
電子偵察: 偵測、識別和定位敵方雷達、通信等電子設備。
電子干擾: 干擾敵方雷達、通信等電子設備,使其無法正常工作。
電子攻擊: 使用電磁脈衝、反輻射飛彈等手段攻擊敵方電子設備。
電子防護: 保護己方電子設備免受敵方電子攻擊。
電子作戰機載台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
電子作戰機載台在現代戰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們可以有效地削弱敵方的電子作戰能力,提高己方的作戰效率和生存能力。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作戰機載台的性能不斷提高,功能不斷拓展,將在未來戰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電子作戰機(Electronic Warfare Aircraft)是專門用於執行電子戰任務的軍用飛機,主要功能包括干擾敵方雷達、通訊系統,收集情報,或保護己方單位免受電子威脅。根據其任務和功能,電子作戰機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主要任務是通過發射強大的電磁信號,干擾或癱瘓敵方的雷達、導航系統或通訊設備。
例子:美國的EA-18G「咆哮者」(Growler)、俄羅斯的Su-24MP。
專注於截取和分析敵方的電子信號(如無線電通訊、雷達信號),以提供情報支持。
例子:美國的RC-135「鉚接」(Rivet Joint)、俄羅斯的Il-20M。
配備電子對抗設備,用於保護己方飛機或艦隊,應對敵方的飛彈或雷達鎖定。
例子:美國的EC-130H「羅盤呼叫」(Compass Call),專門壓制敵方通訊。
結合干擾、情報收集和壓制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電子作戰機,通常由戰鬥機或轟炸機改裝而成。
例子:歐洲的「疾風」(Rafale)或F-35(搭載電子戰套件時)。
隨著無人機技術發展,部分電子戰任務由無人機執行,具有低成本和高靈活性。
例子:美國的MQ-9「收割者」(Reaper)在特定配置下可執行電子戰任務。
1.電子干擾機(Electronic Jamming Aircraft)
2.信號情報收集機(SIGINT Aircraft)
3.電子壓制與防禦機(SEAD/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Aircraft)
4.多功能電子戰平台(Multi-Role Electronic Warfare Aircraft)
5.無人電子作戰機(Unmanned Electronic Warfare Aircraft)
這些分類並非絕對,有些機型可能同時具備多種功能,具體取決於其搭載的電子設備和任務需求。
電子作戰機根據其任務性質和技術特點,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主動干擾型
通過發射電磁波主動干擾敵方雷達或通訊,比如製造假目標或屏蔽信號。
代表機型:EA-6B「徘徊者」(Prowler,已退役)或EA-18G「咆哮者」(Growler)。
被動情報型
專注於監聽和收集敵方電子信號,不直接干擾,而是提供情報支持。
代表機型:EP-3E「白羊座」(Aries)或RC-135系列。
綜合壓制型
結合干擾和壓制功能,針對敵方防空系統或指揮網絡進行全面電子攻擊。
代表機型:EC-130H「羅盤呼叫」。
自衛電子戰型
通常是戰鬥機或轟炸機加裝電子戰設備,主要用於自我保護,應對飛彈威脅。
代表機型:F-16CJ(配備HARM目標指示系統)。
無人機型
以無人機為平台執行電子戰任務,適合高風險環境。
代表機型:以色列的「哈比」無人機(具備反輻射功能)。
アメリカ合衆国
アメリカ空軍
EF-111Aレイヴン 已退役
RC-135V/Wリベットジョイント
EC-130Hコンパスコール
EC-130E/Jコマンドソロ
RC-135Sコブラボール
F-16CJ SEAD
F-4G 已退役
アメリカ海軍
EP-3E Aries II
EA-6A/B 已退役
EA-18Gグラウラー
アメリカ陸軍
RC-12DガードレールV(固定翼機)
EH-60AクイックフィックスII(回転翼機)
イギリス
イギリス空軍
キャンベラ T Mk17
ニムロッド R-1
ランス
フランス空軍
DC-8 Sarigue 已退役
EC-160
ドイツ
ドイツ空軍
トーネードECR SEAD
イタリア
イタリア空軍
G.222VS
トーネードECR SEAD
イスラエル
イスラエル空軍
C-47/DC-3 已退役
EC-130H
RC-12D
EV-1E
EC-707
ガルフストリーム/IAI G550 Shavit SEMA
中国
中国空軍
HD-5
HD-6
Y-8 SIGINT PORCUPINE
Tu-154MD ELINT CARELESS
J-16D SEAD
中国海軍
J-15D SEAD
日本
海上自衛隊
EP-3
UP-3D
U-36A
航空自衛隊
YS-11EA
YS-11EB
EC-1
RC-2
台灣
台湾空軍
C-130HE 天干機
ロシア
ロシア空軍
Tu-16
Tu-22MR BACKFIRE D
MiG-25BM 防空壓制型
Il-20M COOT-A
Yak-28PP
Su-24MP
Su-30MK
Su-3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