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主要營養素:維持健康不可或缺
人體就像一台精密的機器,需要各式各樣營養素來維持運作。這些營養素主要來自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或者可以從保健品等補充。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的各種營養素吧!
七大類營養素
一般來說,我們將食物中的營養素分為五大類與纖維素和水: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s):
主要功能:提供身體能量,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
食物來源:米飯、麵食、麵包、地瓜、馬鈴薯等。
蛋白質(Proteins):
主要功能:生長、修復組織,製造酵素、抗體等。
食物來源:肉類、魚類、蛋類、豆類、奶製品等。
脂肪(Fats):
主要功能:提供能量、保護內臟、維持體溫。
食物來源:肉類、魚類、堅果、種子、油脂等。
維生素(Vitamins):
主要功能:或音譯成維他命,參與身體的各種代謝作用,維持身體正常功能。
食物來源:蔬果、全穀類、肉類、奶製品等。
礦物質(Minerals):
主要功能:構成身體組織、調節生理功能。
食物來源:蔬果、全穀類、肉類、奶製品等。
纖維素(Cellulose):
主要功能:分為膳食纖維與功能先為,主要用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雖不被消化吸收,但對消化系統健康和預防多種疾病有重要作用。
食物來源:主要來自於食用性植物。
水(Water):
主要功能:調節體溫、運送養分、排除廢物。
食物來源:飲用水、食物中的水分。
三大巨量營養素
在六大類營養素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又稱為「三大巨量營養素」,因為身體需要較大量的這三種營養素。
營養素的重要性
維持生命:營養素是身體細胞生長、修復和維持所必需的。
提供能量:營養素為身體活動提供能量。
增強免疫力:營養素有助於增強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促進生長發育:營養素對於嬰幼兒和青少年期的生長發育特別重要。
均衡飲食的重要性
為了維持身體健康,我們需要攝取均衡的飲食,也就是說,要從各種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營養素。均衡飲食可以幫助我們預防慢性疾病,提高生活品質。
提醒:
多樣性:盡量選擇多種食物,以攝取更全面的營養。
適量:注意攝取量,避免過多或過少。
均衡:注意各種營養素的比例。
主要營養素
|
主要營養素 |
原名 |
次分類 |
說明 |
|
碳水化合物 醣類 |
Carbohydrates |
單醣 |
單醣可由三種不同的結構片段來分類:羰基的位置、分子內的碳原子數、及其手性構型。如果羰基在碳鏈末端,則分子屬醛類,而單醣稱醛醣;若羰基位處碳鏈中間,則屬酮類而單醣稱為酮醣。含有三個碳原子的單醣稱為:丙醣;四個碳原子的稱為丁醣;五個稱為戊醣;六個稱為己醣,以此類推。 |
|
|
|
雙醣 |
由兩個連接成一起的單醣組成的醣類,稱為雙醣。它們是最簡單的多醣,如:蔗糖和乳糖。雙醣是由兩個單醣單元通過脫水反應,形成一種稱為醣苷鍵的共價鍵連接而成。由兩種單醣構成:葡萄糖與果糖 |
|
|
|
多醣與寡醣 |
寡醣和多醣都是由單醣單元通過醣苷鍵組成的長鏈分子。兩者的區別在於其鏈上單醣單元的數量:寡醣通常含有3至10個單醣單元,而多醣則具有超過10個單醣單元。 |
|
蛋白質 |
Protein |
球狀蛋白 |
球狀蛋白質(globular protein,spheroprotein)是一類蛋白質,與纖維狀蛋白質和膜蛋白共同構成按分子性狀和溶解性分出的三個蛋白質子類。球狀蛋白質一般呈球狀,結構緊密,溶於水,長/寬 ≤ 3~4。 |
|
|
|
纖維蛋白 |
角蛋白、膠原蛋白、彈性蛋白與絲心蛋白都是纖維蛋白。這類蛋白質的作用包括了保護和支撐、構成結締組織、腱、骨基質與肌纖維。 |
|
|
|
膜蛋白 |
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是指能夠結合或整合到細胞或胞器的膜上的蛋白質的總稱。而細胞中一半以上的蛋白質可以與膜以不同形式結合。根據與膜結合強度的不同以及位置,膜蛋白可以被分為三類:外在膜蛋白(或稱外周膜蛋白)、整合膜蛋白和脂錨定蛋白。 |
|
脂肪 |
Fats |
|
在營養學、生物學和化學中,通常是指脂肪酸的任何酯,或此類化合物的混合物;最常見的脂肪存在於生物或食物中。 |
|
|
|
飽和脂肪酸 |
|
|
|
|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
|
|
|
|
多不飽和脂肪酸 |
|
|
|
|
油酸 |
|
|
|
|
α-亞麻酸 |
|
|
|
|
亞油酸 |
|
|
維生素 |
Vitamin |
|
又稱維他命,是一系列有機化合物的統稱。它們是生物體所需要的微量營養成分,而一般又無法由生物體自己生產,需要通過飲食等手段獲得。 |
|
|
|
水溶性維生素 |
硫胺(維生素B1) 核黃素(維生素B2) 菸鹼酸(維生素B3)
生物素(維生素B7) 葉酸(維生素B9) 鈷胺素(維生素B12) 膽鹼 肌醇 抗壞血酸(維生素C) |
|
|
|
脂溶性維生素 |
視黃醇類(維生素A) 鈣化醇(維生素D) 生育酚(維生素E) 萘醌類(維生素K) |
|
礦物質 |
Minerals |
巨量礦物質 |
氧 碳 氫 氮 鈣 磷 |
|
|
|
少量礦物質 |
硫 鉀 鈉 氯 鎂 |
|
|
|
微量礦物質 |
鐵 氟 矽 鋅 鍶 銣 溴 鉛 錳 銅 |
|
|
|
超微量礦物質 |
鋁 鎘 錫 鋇 汞 硒 碘 鉬 鎳 硼 鉻 砷 鈷 釩 |
|
纖維素 |
Cellulose |
|
指不能被人體消化酶分解、固有且完整的植物源食物成分;膳食纖維的化學成分,是多種非澱粉多醣及木質素(一種芳香族高聚物)的植物物質,主要存在於植物細胞壁,少量存在於細胞間質中 |
|
|
|
膳食纖維 Dietary Fiber |
纖維素、半纖維素(如:阿醣苷基木聚醣)、果膠、樹膠、幾丁質(真菌)、抗性澱粉、抗性糊精、菊糖、β-葡聚醣、低聚醣,以及不屬於多醣的木質素及植物蠟(棕櫚)等。 |
|
|
|
功能纖維Functional Fiber |
是指提取或合成得到、同樣不可消化、但對人體生理有益的多醣,常加入食物中作補充劑。總纖維就是膳食纖維與功能纖維的總和。 |
|
水 |
Water |
|
水有利於部分生物化學反應的進行,如動物的消化作用及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體內還起到運輸及溶解物質的作用,如血液中的血漿絕大部分都是水,有助於體內傳輸營養及氧。由於水可以透過蒸發而降低溫度,因此水對於維持生物體溫度的穩定起很大作用,如動物的汗液及植物的蒸散作用。 |
Reference
Google Gemini 2.0
X Grok 2
Microsoft Copilot
Multi-Lingual Wikipedia
人人伽利略 科學叢書14 飲食與營養科學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