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台灣料理-主食類(Taiwanese Cuisine-Staple Food)-2019

台灣傳統料理主要受到日本、中國、香港以及東南亞影響,近年來也受歐美與韓國影響,自己也發展出不少屬於自己的料理,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Flag Counter


種類 菜名 英文 說明
飯麵主食類 火雞肉飯 Turkey rice 嘉義知名小吃之一。傳統的料理法為在白飯上鋪上火雞肉,再淋上雞汁跟豬油而成,但不同的店家做法會略有不同。


滷肉飯 Minced pork rice (Lo bah png) 淋上含有煮熟碎較肥的豬肉丁(或較多瘦肉的豬絞肉)及醬油滷汁的白飯。


爌肉飯 khòng bah pn̄g 所謂的爌肉是指將大塊豬五花肉(彰化採用豬後腿肉)以醬油、糖及香料等材料,用小火煮至熟軟滷製而成的肉。然後再淋上醬油滷汁搭配的飯。


油飯 Sticky rice 油飯通常是以蒸熟的糯米,拌入炒香的佐料。佐料常見的有肉絲、香菇、紅蔥酥、乾魷魚、蝦米及栗子等等,並以麻油及醬油調味。


台灣粽 Taiwanese Zongzi 臺灣粽外包麻竹葉或桂竹竹籜葉,再以白棉線或鹹草捆紮,樣式多成錐立四角形狀。在臺灣南北部地區作法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常被分為「南部粽」、「北部粽」等,也有甜粽鹹粽之分。主要有南部粽、中部粽、北部粽、鹼粽、原住民粽、野薑花粽等。


筒仔米糕 Rice Tube Pudding
筒仔米糕是一樣常見於糯米類小吃,與油飯、米糕類似,但卻是在瓷瓶、竹筒或鐵罐中炊煮而成,口味濃郁。
有些店家會再淋上肉燥和加上肉鬆、香菜、蘿蔔乾。


皮蛋瘦肉粥 Congee with Lean Meat 將米以切成小塊的皮蛋及鹹瘦肉為配料煮成粥。


台式炒飯 Taiwanese Fried Rice 在炒鍋或煎鍋中炒熟的米飯,通常與雞蛋、蔬菜、海鮮或肉類等其他食材混合。依加入拌炒的材料不同可分為肉絲炒飯、什錦炒飯、海鮮炒飯與蛋炒飯等。


台式排骨飯 Taiwanese Pork Chop Meal 源自於日本的料理,以大裡脊排骨製作,台式排骨飯可分為裹麵漿的軟炸,和裹地瓜粉,麵粉,或是麵包粉的乾炸。也有直接炸的排骨和裹地瓜粉炸過再滷的排骨。


地瓜粥 Sweet Potato Congee 將米加入地瓜煮成粥。


台式飯糰 Taiwanese Rice and Vegetable Roll 台灣飯糰一派是由中國移民帶入而來,通常將粢飯裹入油條及配料後揉捏成橢圓形或是圓形,吃時搭配豆漿或咖啡或是奶茶。 另外一派源自日本的做法,則是冷飯做成的醋飯和配料外面再包一層海苔組合而成。


台式鹹粥 Salt Congee 米加入香菇、芋頭、芹菜等季節盛產蔬菜配料加鹽調味煮成粥。


台南擔仔麵 Danzi Noodles 發源於台南的小吃。主要成份為麵條或米粉、豆芽菜、香菜、蒜泥、五印醋、蝦仁、少許湯汁以及獨門肉燥。


台灣牛肉麵 Taiwanese Beef Noodle Soup 台灣牛肉麵一般區分為「清燉牛肉麵」和「紅燒牛肉麵」。並與台南地區普遍流行的牛肉湯並列台灣代表性的牛肉料理。


鍋燒意麵 Pot Burn Noodles 水中加入柴魚味精熬煮,接著將火腿、香菇、蛤蜊、魚板、蝦子等配料加入,煮開後打蛋至蛋定型,
再放入意麵,等意麵煮軟即可裝碗,再撒一些蔥花調味即可,也可加入適量的胡椒粉。


鐵板麵 Hibachi Noodle 先起油鍋爆香絞肉、洋蔥及蒜末炒至微焦黃,加入黑胡椒醬汁和水調開入鍋煮開入鍋煮沸再加入烏醋、醬油煮至稠狀,可加入黑胡椒調整辣度即可。將鐵板燒至冒煙抹上少許奶油加入煮熟之麵條及四色豆淋上黑胡椒醬即成。黑胡椒醬汁可選用特燒料或紅醬和咖哩燴飯料即可,變換各種口味也可加入牛、豬、羊、雞肉及海鮮等作為主菜。麵條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麵條種類喔。


台式炒麵 Fried Noodles 是指將麵條快炒出來的麵條食物,基本無湯,口味以鹹為主。炒麵品種繁多,可以使用各種麵條及其他食材搭配。使用的麵條有米麵、寬麵、細麵、刀削麵、麵片、粉絲等。炒制時多佐以醬油調配,色澤醬黃,有光澤。台灣著名的炒麵有鱔魚炒麵、什錦炒麵、肉絲炒麵等等。


炒米粉 Fried Rice Noodles 將米粉水煮熟軟後,瀝乾水,再將乾熟米粉與大杓油、蝦米、油蔥、肉絲、香菇絲、高麗菜、紅蘿蔔絲同鍋大火快炒,即可。加甜麵醬或辣椒醬,風味更佳。


切仔麵 Soup Noodles 黃湯麵、黃乾麵或是拌麵總稱,臺灣當地另一稱「擔仔麵」。


蚵仔麵線 Oyster Thin Noodles 麵線使用精麵粉作為原料,加入精鹽、番薯粉、食用油等佐料,使用手工拉成。加入生蚵與大腸煮熟,再加入芫荽調味。也有不加入大腸的。


鼎邊銼 Din Bian Tsou 以在來米磨作米漿,鼎中置水,鼎邊添火加熱,以芋頭沾油抹鍋後,米漿沿鼎邊翻滾,遇蒸氣而凝固,蒸烤成形。所謂「趖」,原義為蠕動、游動,在此即指米漿沿鼎邊翻滾的動作。成形的「趖」,風乾後剪成塊狀。烹煮時,時常搭配蝦仁羹、肉羹等煮成湯食,亦可搭配其他食材,包括金針菇、香菇、魷魚、丁香、竹筍、金勾蝦、高麗菜、蒜頭酥、芹菜…等。


糯米腸 Sundae 將調味後的糯米塞入洗淨後的豬大腸,成為攜帶方便的糯米腸,並加入花生或皇帝豆等。臺灣亦稱為米腸、大腸等。


粄條 Flat Noodles 以在來米磨製成米漿,澆灌於平底鍋皿平均鋪放,再將平底鍋皿置放於蒸籠內蒸熟,形成晶瑩剔透米副食成品。客家人將粄切成條狀加以烹煮,故稱粄條。


棺材板 Coffin Bread 將厚片吐司炸到金黃色後撈起,中間挖空再放入雞肉、豌豆、蘿蔔和墨魚等以高湯煮成再用些牛奶勾芡,再放上吐司的蓋子即成為美味可口的棺材板。


大腸包小腸 Small intestine in large intestine 切開烤過的糯米腸,夾住體積較小、烤過的台式香腸,塗抹醬油膏等醬料,用炭火或爐火烤熟後,加上生大蒜及台式酸菜即成。部份賣者會加上香菜、花生粉、酸菜、大蒜、九層塔、黑胡椒醬等。


碗粿
Sweet/Salty Rice Pudding


是流行於臺灣的米食製品。成品置於碗內分甜、鹹二類:甜碗粿是米漿經糊化後拌入糖蒸熟而成;鹹碗粿則是將糊化的米漿蒸過一次,將配料鋪於其上再蒸熟而得,並搭配醬油膏或甜辣醬食用。


炸粿 Fried Radish (Turnip) Patty(Cake) 將甜年糕或者蘿蔔糕裹上麵糰放在油鍋中炸熟再沾醬或不沾醬吃。


台式蔥油餅 Spring Onion Pancake 大型鐵盤上淋點油,將或著蔥花與麵糰壓成的餅皮攤盤上煎成,然後再切成4塊、8塊或對半賣,也有揉麵時不加油,然後近乎用烙烤而成的做法。


台式水煎包 Pan-fried bun 以一層薄薄的麵粉水做成的薄衣,餡料有豬肉與高麗菜。起鍋時會再灑上一層黑芝麻增添香氣與賣相。


肉圓 Taiwanese Meatball 是一種以地瓜粉、太白粉、或在來米粉、樹薯粉等材料作成的半透明肉圓皮包裹豬肉與其他配料的食品。除了最常見的圓形之外,亦有三角形的北斗肉圓,是相傳發源最早的肉圓。


臭豆腐 Stinky Tofu 一般而言都是以新鮮豆腐短暫浸泡臭滷水,讓臭滷水中的細菌、真菌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進而使豆腐的組織鬆弛,並且散發出臭味,然後就可以油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