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

立陶宛簡介(Introduction to Lithuania)-2018


image source:Wikipedia
立陶宛 Lithuania
正式國名
立陶宛共和國,Republic of LithuaniaLietuvos Respublika
首都
維爾紐斯(Vilnius)
領土
65,200平方公里。
政治體制
責任內閣制
行政區域
立陶宛的領土被分為十個縣,全都以縣治為名。
1.阿利圖斯縣(Alytaus apskritis)-阿利圖斯
2.考那斯縣(Kauno apskritis)-考那斯
3.克萊佩達縣(Klaipėda apskritis)-克萊佩達
4.馬里揚泊列縣(Marijampolės apskritis)-馬里揚泊列
5.帕內韋日斯縣(Panevėžio apskritis)-帕內韋日斯
6.希奧利艾縣(Šiaulių apskritis)-希奧利艾
7.陶拉格縣(Tauragės apskritis)-陶拉格
8.特爾希艾縣(Telšių apskritis)-特爾希艾
9.烏田納縣(Utenos apskritis)-烏田納
10.維爾紐斯縣(Vilniaus apskritis)-維爾紐斯
語言
主要是以立陶宛語、俄語、波蘭語為主,立陶宛語是唯一兩個現存的印歐語系之波羅的海分系之一(另一個是拉脫維亞語)。年輕一代也通行英文。
宗教
跟它們南部的鄰國波蘭人一樣,絕大多數的立陶宛人是羅馬天主教徒,對教義的熱情不輸給北部信奉路德教派的教徒。天主教教堂是立陶宛社會的保守象徵,但卻在策動國家的獨立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立陶宛是歐洲最後尚未被基督教同化的少數國家之一,依然存在著早期信奉異教的強烈特色。立陶宛式的基督肖像是以思想家為代表,是個悲傷的角色,通常用手抱住頭,很早以前就預示了基督教的來臨。在立陶宛旅行時,你會經常在路邊看到此類大型木製雕刻肖像,蘇聯時代禁止這麼做,但現在已經是立陶宛人信仰的象徵─雖然他們信仰民間傳統比天主教義還要來得多。
人種
立陶宛總人口為2,810,865(2017),其中立陶宛族人占86.7%,波蘭族人占5.6%、俄羅斯族人占4.8%、白俄羅斯族占1.3%由於長年戰爭,立陶宛女男比例失
貨幣
歐元(Euro,€)
Flag Counter

歷史
立國之前
立陶宛人屬遠古印歐語系的一支,於公元前即已來到波羅的海沿岸定居。雖然波羅的海人民遷徙至此地區的日期仍屬爭議,不過這裡的人已受到基督教時代來臨的影響是不爭的事實。
立陶宛大公國與波蘭立陶宛聯邦
自那時起,勝利者的連禱文考驗著移居者的彈性,在黑暗期待末期用日耳曼紀律統領此地。立陶宛部落奮起應付挑戰,被1251年接受基督教教義並在1253年由教宗為其首任國王命名的Mindaugus所統一。
立陶宛疆土很快地擴張,併吞現在的白俄羅斯及北烏克蘭,而Gediminas於十四世紀統一此地。他死後,爭奪土地的戰爭削弱了國力。1386年孫子雅蓋拉(Jogaila)娶了長他12歲的波蘭皇后。結為聯盟後,他把羅馬天主教引進立陶宛。為了得到波蘭的協助,Jogaila把立陶宛委託給Vytautus Dldysis。他們一起把版圖由波羅的海擴張至黑海,從維爾紐斯延伸至160公里外的莫斯科。
立陶宛於1569年與波蘭簽定盧布林協議締結聯盟,帶來了繁榮與文化發展。波蘭立陶宛聯邦正式成立初期,開始對周圍各國展開侵佔,如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並與沙俄帝伊凡雷帝於1558年展開維持25年的拉脫維亞戰爭,爭奪拉脫維亞。戰爭中聯邦雖獲勝,但之後又與沙俄及瑞典持續戰爭與衝突,國力因此日漸消耗。16世紀中期開始,沙俄以蠶吞方式逐漸入侵該聯邦,並兼併大片土地,聯邦搖搖欲墜。到了十七世紀普魯士崛起 ,中葉烏克蘭哥薩克的動亂再加上對抗瑞典的戰爭讓波蘭-立陶宛兩國人民腹壁受敵。最後該聯邦土地遭沙俄、奧地利和普魯士三國瓜分。儘管盧布林聯盟使得立陶宛與波蘭兩個國家聯結在一起,立陶宛成為在波蘭立陶宛聯盟中的大公國存在了將近2個世紀。
俄羅斯帝國時期與一次大戰(1795-1918)
1815年,俄羅斯以典型模式控制了立陶宛:因繼承失敗,恐怖的報復行動興起更大的暴動。沙皇關閉了有250年歷史的維爾紐斯大學,禁止在公共場合使用立陶宛語。當俄羅斯帝國開始崩潰時,立陶宛便落入臨時興起的鄰國手中。
德國軍隊於1915年重返立陶宛,距上次戰勝已是五百年後的事了,但政權只維持到1918年,當時蘇聯政府試圖搶回立陶宛但卻以失敗告終。
立陶宛獨立(1918-1940)
立國人民在1919年趕走了蘇聯,但波蘭趁混亂中奪走了維爾紐斯,且拒絕歸還。立陶宛失去了首都,獨立也被迫宣告停止。脆弱的國會民主政治因1926年的政變而瓦解,當時的獨裁者Antanas Smetona很快就平反了所有的反對黨。所有自治團體都於1939年的德俄不侵略條約及後續條約而消失,因而招致了蘇聯的入侵。
蘇聯時期(1941-1990)
19416月,蘇聯開始把立國人民趕出家園,約有三萬五千人被驅逐至北極圈或沙漠地區。納粹戰勝蘇聯只讓情況更加惡化,因為立國損失250萬公民,其中大部分是猶太人。雖然在立陶宛游擊隊反抗的情形下,蘇聯還是於1944年重返立國。幸運的是,立陶宛的工業衰退不適合蘇聯,所以境內沒有太多俄羅斯人的移入。政權抵抗仍延續至1970年代與1980年代的經濟不景氣,至於天主教庭支持的共和政體則發行了比前蘇聯更多的自編反對刊物。
恢復獨立(1990-)
199031日,立陶宛宣佈獨立震驚了全世界。莫斯科立刻進行報復,企圖切斷該區的石油與天然氣供應。因為戈巴契夫的改革失敗,蘇聯在維爾紐斯電台與電視中心放送各種抨擊的字眼,造成14人死亡。而在19918月的暴動裡,蘇聯才承認失敗,立陶宛此時得以成功的獨立。儘管國內意見紛歧,立陶宛仍在1993831日大肆慶祝最後一批俄羅斯軍隊的離開。
200451日,立陶宛正式加入歐盟。201511日,立陶宛正式成為歐元區第19個成員國。
立陶宛是歐洲籃球勁旅在奧運會屢創佳績,立陶宛目前有兩位諾貝爾獎得主
地理環境
立陶宛總面積為65200平方公里,是波羅的海三小國裡最大的國家。冰河撤退在西北方的高地(Zemaiciu高地)、遍及東南部(波羅的海高原)、以及東部(綿延至立陶宛-貝里斯高地,包括294公尺高的Juozapines)形成了起伏蜿蜒的景色。約有100公里寬的中央縱向低地是最肥沃的地區。森林(38%松樹、21%雲杉、21%樺木)涵蓋了超過1/4的國土(南部的1/2)。立陶宛有一半的海岸線都在Neringa,這是一個從Kaliningrad附近的高沙丘與松樹林向北綿延了90公里的河谷。流經大半個立陶宛的Nemunas河最後流入半鹹的Kursiu鹹水湖。內陸則佈滿了超過4000個的淺湖。
氣候
立陶宛氣候介於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之間過度氣候類型,一月份日平均氣溫為5度,七月份日平均氣溫為23度。年平均降雨量661毫米。
立陶宛主要城市
1.維爾紐斯(Vilnius)
2.考那斯(Kaunas)
3.克萊佩達(Klaipėda)
4.希奧利艾(Šiauliai)
5.帕內韋日斯(Panevėžys)
節慶
立陶宛國定假日及節慶表
11 元旦 (Naujieji metai)
216 獨立日 (Lietuvos valstybės atkūrimo diena)
311 恢復立陶宛國家日 (Lietuvos nepriklausomybės atkūrimo diena)
4~5月 復活節 (Velykos)
4~5月 復活節星期一 (Velykos)(復活節隔日的星期一)
51 國際勞動節 (Tarptautinė darbo diena)
624 仲夏節 (Joninės, Rasos)
76 國慶日 (Valstybės (Lietuvos karaliaus Mindaugo karūnavimo) diena)
815 聖母升天節 (Žolinė (Švč. Mergelės Marijos ėmimo į dangų diena))
111 諸聖節 (Visų šventųjų diena)
1225 耶誕節 (Šv. Kalėdos)
1226 聖誕節節禮日 (Šv. Kalėdo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