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上的產業分類由1939年代英國經濟學家阿·費希爾最早提出,他當時為紐西蘭奧塔哥大學教授,在其所著《安全與進步的衝突》一書中,他把第一、二產業以外的所有經濟活動統稱為第三產業;之後產生很多分類方法,各國分法雖略有不同但是幾乎都大致相同。近代又從第三類延伸出第四與第五類產業,也就是本身無明顯利潤但是可以提升其他產業利潤的公共產業,以及展現出文化與創意的文化創意產業。
英國經濟學家、統計學家柯林·克拉克透過費希爾的三級產業分類法,對三級產業結構的變化與經濟發展的關係進行了大量的實證分析。工業革命前,人類經濟產業以第一級產業為主,農業、林業、礦業、畜牧業與採礦業等等。
在工業革命後,第二產業大量出現,各種製造業利用機器生產,取代以往家庭手工業式的生產,生產力大大提高。第二產業佔的經濟產值日漸增加,逐漸取代第一產業的主導地位,也帶領人類的生活水準迅速提升。在國家發展的層面上,幾乎每個已開發國家也必經這個階段,稱為工業化,著名例子有日本的明治維新。
踏入20世紀,在已開發國家的大量資金及勞力流入第三產業後,第二產業作為世界主導的時代也日漸遠去。其中一個最可能的原因是,長久的工業發展使國民收入上升,個人工資也連帶上升。於是傳統工業大國在勞力密集工業上的優勢,漸漸轉入工資低廉的開發中國家手中,例如香港的工業北移現象、亞洲四小龍的興起,以及後來東南亞與中國跟印度的興起。已開發國家的產業結構於是轉型成以第三產業及資本密集的高附加價值的高科技工業為主。國民收入更進一步主導決定產業結構,產業結構也影響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兩者是互相影響的。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不太容易找到既可以衡量產業產值及經濟效果,又可和以往相比較的指標。例如以往經濟效果可以用製造的工作機會來表示,因此一個產業區塊的僱用人數減少,往往代表此產業的競爭力不足,但近來精益生產也會帶來這様的情形,可能一條生產線僅由一至二個人管理即可,像目前菸草產業就是如此。
費歇爾的三級產業分類法(及以之為基本的五級產業分類法)在1930年代提出,距今歷時已久。而人類科技水準不斷提升及經濟不斷發展,也出現了很多新興行業,產業結構亦與費希爾身處的年代大為不同。因此三級產業分類法浮現了一些缺陷。
有些行業分類模糊。有些行業分在多於一種產業也說得通。例如室內裝修裝潢,它既是一種服務,理應歸入第三產業,但它亦是對未完成品(空單位)的加工,亦可作為第二產業。例如能源行業,它既是加工,又是服務,如果是一些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亦可稱為第一產業。
第三產業過於複雜。由於生活水準提升,各種新服務出現,同樣是第三產業,行業性質可以相距甚遠。舉例說,補鞋匠與醫生、律師同屬第三產業,以籠統粗略的分類企圖對經濟發展進行分析,顯然是困難重重的。
針對以上一點,有人提出把科技知識的行業從第三產業獨立出來(事實上這些行業也不一定是在提供「服務」),稱為第四產業。但第四產業的說法仍未完全普及,也未統一,有人認為非牟利的公共事業為第四產業,但也有人認為那應該是第六產業。
近年來,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在各國發展迅速,因而出現了新的第五產業,用以指表現文化、創意等行業及其工作(包括文化作品、創意科技產物、藝術表演等)。
目前除了前三級產業有比較明確的定義外,但依各國的實際需求不同,前三級產業的定義也會略作調整。至於目前四級以上的產業,仍尚未有學者或專家提出一套完整的定義方式,各國法規或實際運作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規範與定義。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在地球以外的行衛星建立太空基地或城市甚至國家與聯邦或邦聯後,應用新的科學技術(量子技術與狹義與廣義相對論)、生化醫療技術(幹細胞、3D列印真實器官等)與電機電子量子科技(室溫超導、量子糾纏通訊、量子電腦、行衛星際通訊系統、AI、智慧機器人),航太產業(小行星採礦、行衛星資源探測、無人機)、行衛星地球化工程(生化技術或智慧機械改造)等,也應該會產生更新的科技文化甚至產業。在21世紀很多20世紀科幻電影的情節或科技已不再僅止於想像或電影情節,而是已經進入你我的日常生活中,或許人類第一位資產上兆美元的超級富翁就是建立在跨行衛星企業的創辦人或總裁身上,而更多可以讓人類更長壽與外表年輕化的生技與醫療技術產業也在不斷的進展中,並有更複雜的產業模式。
但產業的資本與技術密集化發展也非全然沒有缺點,會造成更大的貧富差距,目前全世界約80億人(2023),但仍有18-25億人活在3美元貧窮線以下,過度的產業發展與產業巨頭與寡頭化會更加劇貧富差距,也因此西方國家多數皆制定反托拉斯法來防止企業壟斷某一產業或資源。